[发明专利]一种双相钢锻造热处理设备及其热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3710.5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中彩机电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42 | 分类号: | C21D1/42;C21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500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相钢 锻造 热处理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相钢锻造热处理设备,包括外壳体和主线圈,所述主线圈绕制在外壳体的内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形成加热腔,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外壁上活动套接有增磁组件,所述增磁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壳体的外壁上,所述外壳体和固定壳体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真空腔的内部放置有用于调整形状的调形组件。本发明通过增磁组件和调形组件的配合使用,精确调整内壳体的内壁与位于加热腔中的双相钢工件的距离,减少工件尖角处的磁感线,从而降低尖角效应带来的弊端,促进工件内磁感线分布的均匀性,达到提高工件受热均匀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相钢锻造热处理设备及其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双相钢是一种高性能钢,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钢的锻造需要使用热处理设备先进行加热,在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保温、降温,从而得到不同性能的双相钢。用于给双相钢进行热处理的设备有很多,感应热处理设备是其中一种相对洁净的加热方式。
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被加热的材料的内部产生电流,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感应加热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感应线圈,交流电源和工件。在加热过程中,由于被加热的双相钢工件,其外形有各种形状,当用感应热处理设备加热不规则形状的工件时,工件的尖角部位的加热强度远较于其他光滑的平坦部位,这种现象叫做尖角效益,尖角效应是由于磁力线易于在尖角处集中,感应涡流较强的缘故,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在对不规则的双相钢工件进行加热时,应当加大尖角或突出部位与感应器之间的间隙,但是现有的感应热处理设备无法根据工件的形状进行调整,只能根据工件的整体大小调整线圈的大小,若对每个不同的工件均进行调整线圈,那么工作量过大,降低热处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感应热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相钢锻造热处理设备及其热处理方法,具备可根据工件调整加热器外壁形状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尖角效应导致的工件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相钢锻造热处理设备,包括外壳体和主线圈,所述主线圈绕制在外壳体的内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形成加热腔,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外壁上活动套接有增磁组件,所述增磁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壳体的外壁上,所述外壳体和固定壳体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真空腔的内部放置有用于调整形状的调形组件。
优选的,所述增磁组件包括软磁铁和绝磁套,所述绝磁套的长度为软磁铁的二分之一,所述绝磁套的内部中空,所述绝磁套固定套接在软磁铁的外部且软磁铁与绝磁套的一端齐平。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截面呈方形或矩形,所述增磁组件的一端均匀连接在内壳体的外壁上,对称分布的两个增磁组件与内壳体外壁连接的部位分别为软磁铁和绝磁套。
优选的,所述调形组件包括连接板、磁块和辅助线圈,所述连接板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磁块活动套接在内层中,所述辅助线圈固定套接在外层中,所述磁块、辅助线圈的数量均与增磁组件的数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可形变,所述内壳体的上下两端均与外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
优选的,多个所述辅助线圈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调形组件可拆卸。
一种双相钢锻造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中彩机电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肇庆中彩机电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3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