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压暂降敏感设备故障水平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4057.4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方维;郭凯;蒲薇;李华强;舒勤;赵劲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5 | 分类号: | G06F16/2455;G06F16/2458;G01R31/00;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挖掘 电压 敏感 设备 故障 水平 评估 方法 | ||
1.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压暂降敏感设备故障水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从长期监测数据中,选取电压暂降特征属性,并根据监测数据计算敏感设备的故障故障率,根据敏感设备的故障率的大小确定敏感设备的故障水平,将监测数据转化为一个由电压暂降特征属性和敏感设备故障水平组成的数据库;
步骤B:通过多维矩阵简化方法挖掘电压暂降特征属性和敏感设备故障水平之间的关联规则,并设置了两组支持度和置信度的限值;
步骤C:利用改进的灰靶理论,将实际场景的电压暂降特征属性与挖掘出的关联规则进行匹配,获得该实际场景对应的敏感设备的故障水平;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挖掘出高置信度规则,分别设置两个最小支持度和两个最小置信度,其中最小支持度用第一支持度Smin1和第二支持度Smin2表示,且Smin1Smin2,同样最小置信度也用第一置信度Cmin1和第二置信度Cmin2表示,且Cmin1>Cmin2;
挖掘满足以下约束条件的关联规则:
(1)和
(2)和
B2、从1开始对电压暂降特征属性和敏感设备故障水平的所有项目进行编码,每个项目对应一个数字;创建一个矩阵M,其列数是数据库中出现的项目总数;逐行扫描数据库的每个事务Tk,并在矩阵中为其添加一行;该行中事务Tk中出现的项目相对应的代码列标记为1,将其余列记为0;将数据库转换为稀疏矩阵;
式中:M由特征属性矩阵X和故障水平矩阵Y组成,Xij表示编码为j的暂降特征属性项目在第i条事务中是否出现,出现记为1,未出现记为0,其中i∈[1,k];j∈[1,a],k为事务数据库D含有的事务数,a为暂降的特征属性项目总数;Yij编码为j的敏感设备故障水平项目在第i条事务中是否出现,出现记为1,未出现记为0,其中i∈[1,k];j∈[1,b],b为敏感设备的故障水平项目总数;
B3、合并稀疏矩阵中的相同行,并将其转换为矩阵M′;将一列添加到矩阵M′的尾部以记录相同行的数量;
B4、将故障水平矩阵Y与其对应统计次数n相乘得到Y′,Y′表示对应故障水平出现的次数,接着矩阵M′变为了矩阵M″=[Xi Yi′ ni],然后,由矩阵M″构造规则候选矩阵R;合并矩阵M″中Xi相同的行,并分别将对应的Yi′与ni相加以得到矩阵R;
式中:R由特征属性矩阵X,故障水平计数矩阵Y′,和统计次数n组成;
Yij是编码为j的故障水平项目在电压暂降特征属性为Xi时对应出现的次数,i∈[1,m];j∈[1,a];m为候选规则总数;
B5、对于规则候选矩阵中R的每一行,都有候选关联规则j∈[1,a],此规则的支持度为Y′ij/k,k是数据库中包含的事务数;此规则的置信度为Y′ij/ni;如果规则的支持度大于Smin1且置信度大于Cmin2或支持度大于Smin2且置信度大于Cmin1,则将输出此规则,直到扫描完整个规则候选矩阵;从而获得符合预设约束的所有关联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40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CR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卖电动车及其外卖云控物联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