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和红外线金属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4711.1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2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琦;刘凯;罗长兵;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12 | 分类号: | F23D14/12;F23D14/46;F23D14/8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金属 蜂窝 燃烧 | ||
本发明属于家用燃气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和红外线金属燃烧器。该红外线金属蜂窝体为由金属带盘绕形成的环形层状结构,相邻的两层盘绕圈之间形成用于供气体流动的蜂窝孔,还包括多个阻挡组件,每个所述阻挡组件与每层所述盘绕圈连接用于阻挡来自锅底方向的热辐射;相邻的所述阻挡组件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蜂窝孔连通用于将蜂窝孔的气体排出红外线金属蜂窝体。该红外线金属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以及上述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所述红外线金属蜂窝体位于所述燃烧器本体内。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存在的会使应用其的红外线燃烧器内部温度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外线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和红外线金属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多由单层或多层金属薄带层叠或卷绕或缠绕而成,蜂窝体内部形成上下通透的供混合气体流通的蜂窝孔。但是目前的红外线蜂窝体在点火燃烧使用过程中存在回火的风险,且锅底产生的热反射会通过蜂窝孔进入燃烧器内部,而提高燃烧器的内部温度,提高回火几率,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存在的会使应用其的红外线燃烧器内部温度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红外线金属燃烧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该红外线金属蜂窝体为由金属带盘绕形成的环形层状结构,相邻的两层盘绕圈之间形成用于供气体流动的蜂窝孔,
还包括多个阻挡组件,每个所述阻挡组件与每层所述盘绕圈连接用于阻挡来自锅底方向的热辐射;相邻的所述阻挡组件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蜂窝孔连通用于将蜂窝孔的气体排出所述红外线金属蜂窝体。
对本发明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阻挡组件设置在所述蜂窝孔的出气口处。
对本发明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反射部;所述反射部的反射面朝向锅底用于反射来自锅底方向的热辐射。
对本发明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靠近锅底的每层所述盘绕圈的边缘顺次朝向相邻的所述盘绕圈弯折后形成所述阻挡组件。
对本发明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每层盘绕圈上均设有凸起,且相邻的两层所述盘绕圈的凸起错位布置。
对本发明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金属带的数量为一条,所述金属带上间隔设有所述凸起。
对本发明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金属带的数量至少为两条;每条所述金属带上均设有凸起;多条所述金属带相叠时,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金属带上的所述凸起均错位布置;所述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由多条相叠的所述金属带盘绕而成。
对本发明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在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金属带中,其中的一条所述金属带上间隔设置有至少n排凸起,另一条所述金属带上间隔设置有至少n+1排凸起,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对本发明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凸起为空心凸起,所述空心凸起的空心部均与所述蜂窝孔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红外线金属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以及上述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所述红外线金属蜂窝体位于所述燃烧器本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4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