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适应补偿控制的闪蒸余热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5396.4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2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弘大光电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3/02 | 分类号: | F28C3/02;F28D21/00;F28F27/00;F22B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仲昌民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太湖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适应 补偿 控制 闪蒸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补偿控制的闪蒸余热回收装置,蒸汽主管道包括第一管道段和第二管道段;蒸汽喷射泵上设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管道段与蒸汽喷射泵的第一端连通;第二管道段与蒸汽喷射泵的第二端连通;电动控制阀设置于第一管道段上,用于控制第一管道段内的蒸汽流量;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二管道段上,用于检测第二管道段内的蒸汽压力;控制器分别与电动控制阀和压力传感器相连接;闪蒸罐上设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蒸汽喷射泵的第三端连通。本实施例能够对高温冷凝水进行闪蒸再利用,减少能源浪费,且能够通过补偿的方式,将闪蒸后的蒸汽压力调节为生产所需状态,有效满足企业生产加工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补偿控制的闪蒸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纺织、造纸、化纤、食品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会产生高温冷凝水或者不能满足工艺参数使用的低压乏汽。由于没有使用途径,最初的处理方式是直接排放至环境中。目前,国家和国际标准是禁止高于43℃的冷凝水排放至土地中,因为高于43℃的高温冷凝水会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等破环生态平衡,还容易导致土壤板结。低压乏汽会产生大气白色污染,增加温室效应。
目前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形势下,针对企业工况各异而产生不同温度的高温冷凝水和不同压力、温度的低压乏汽等排放物的余热回收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广泛关注。最先采用的方法是高温冷凝水用于洗涤、供暖等,低压乏汽用于蒸汽伴热或者锅炉除氧等。但是排放物的热量并没有有效利用,该方法会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符合工况要求的蒸汽可以直接利用,高温冷凝水比低压乏汽要多一步处理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当前常用的方法是将高温冷凝水在密闭的闪蒸罐内进行压降进行二次蒸发并使气液两相分离。
目前市场上的闪蒸罐等闪蒸装置无法确保高温冷凝水进行完全闪蒸,排放的冷凝水大多数情况下温度仍然高于100℃,高温冷凝水包含大量热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补偿控制的闪蒸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对高温冷凝水进行闪蒸再利用,减少能源浪费,且能够通过补偿的方式,将闪蒸后的蒸汽压力调节为生产所需状态,有效满足企业生产加工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自适应补偿控制的闪蒸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蒸汽主管道、闪蒸罐、蒸汽喷射泵、压力传感器、电动控制阀和控制器;所述蒸汽主管道包括第一管道段和第二管道段;所述蒸汽喷射泵上设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管道段与蒸汽喷射泵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段与蒸汽喷射泵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电动控制阀设置于第一管道段上,用于控制第一管道段内的蒸汽流量;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二管道段上,用于检测第二管道段内的蒸汽压力;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动控制阀和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闪蒸罐上设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蒸汽喷射泵的第三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出口与蒸汽喷射泵的第三端通过连接管道相连;所述连接管道上设有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闪蒸罐上设有高温冷凝水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闪蒸罐上的下部设有第一低温冷凝水出口;所述第一低温冷凝水出口上连接有出水总管;所述出水总管上设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闪蒸罐上的中部设有第二低温冷凝水出口;所述第二冷凝水出口上连接有出水分管;所述出水分管上设有第一球阀;所述出水分管远离第二冷凝水出口的一端与出水总管连通,且设置于过滤器的进水端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闪蒸罐上设有疏水口;所述疏水口上连接有疏水管;所述疏水管上设有第二球阀和疏水阀;所述疏水管远离疏水口的的一端与出水总管连通,且设置于过滤器的出水端一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弘大光电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弘大光电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53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