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水套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5926.5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7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裴善忠;吴瑞;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鸿创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06;H02K9/19;H02K7/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领域的电机水套结构,所述的电机水套结构的减速机腔体(1)一端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腔体Ⅰ(4),每相邻两个腔体Ⅰ(4)由凸台Ⅰ(5)分隔,后端盖(3)一端侧面按间隙布置多个腔体Ⅱ(6),每相邻两个腔体Ⅱ(6)由凸台Ⅱ(7)分隔,电机水套(2)上按间隙布置多个水套通孔(8),本发明所述的电机水套结构,结构简单,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电机水套的结构进行改进,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极水套使用焊接工艺方式制作而无法克服的成本增加和漏水的问题,使得电机制作简单,电机使用中密封可靠,提升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机水套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内外汽车公司发展的重点。目前,电机与减速器、电控集成化设计已成为电驱动系统设计的主流,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空间的利用率。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水套是通过对型材端部增加端环焊接或者直接增加水道堵头进行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这样的装配存在以下缺点:1、增加了电机水套的重量;2、使用焊接的方式,有可能会造成水套漏水;3、焊接后进行水套加工增加了水套的成本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电机水套的结构进行改进,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极水套使用焊接工艺方式制作而无法克服的成本增加和漏水的问题,使得电机制作简单,电机使用中密封可靠,提升整体性能的电机水套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电机水套结构,包括减速机腔体、电机水套、后端盖,减速机腔体一端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腔体Ⅰ,每相邻两个腔体Ⅰ由凸台Ⅰ分隔,后端盖一端侧面按间隙布置多个腔体Ⅱ,每相邻两个腔体Ⅱ由凸台Ⅱ分隔,所述的电机水套上按间隙布置多个水套通孔,每个水套通孔均设置为贯通电机水套的结构。所述的减速机腔体包括环形结构减速机腔体安装部,多个腔体Ⅰ沿减速机腔体安装部一端一周按间隙布置,每间隔一个凸台Ⅰ上设置能够连通相邻两个腔体Ⅰ的凸台Ⅰ通孔;所述的后端盖包括环形结构的后端盖安装部,多个腔体Ⅱ沿后端盖安装部一端一周按间隙布置,每间隔一个凸台Ⅱ上设置能够连通相邻两个腔体Ⅱ的凸台Ⅱ通孔。
所述的电机水套结构的减速机腔体与电机水套之间设置密封垫片Ⅰ,电机水套和后端盖之间设置密封垫片Ⅱ。
所述的减速机腔体、电机水套、后端盖通过多个分别贯穿减速机腔体、电机水套、后端盖的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的减速机腔体、电机水套、后端盖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时,减速机腔体上设置凸台Ⅰ通孔的每个凸台Ⅰ与后端盖上未设置凸台Ⅱ通孔的一个凸台Ⅱ位置相对。
所述的减速机腔体、电机水套、后端盖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时,电机水套上的每个水套通孔一端设置为对准一个腔体Ⅰ的结构,电机水套上的每个水套通孔另一端设置为对准一个腔体Ⅱ的结构。
所述的后端盖上设置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进水管口与一个腔体Ⅰ连通,出水管口与另一个腔体Ⅰ连通。
所述的进水管口包括管口本体和管口座,进水管口与一个腔体Ⅰ连通时,管口座设置为能够贴合在该腔体Ⅰ表面的结构,连接螺栓设置为能够穿过管口座上的螺纹孔与该腔体Ⅰ表面的螺纹孔拧装连接的结构。
所述的进水管口的管口本体包括位于管口座一侧的腔体Ⅰ插接段和位于管口座另一侧的管件插接段,腔体Ⅰ插接段与腔体Ⅰ插接,腔体Ⅰ插接段上套装位于管口座和腔体Ⅰ表面之间的密封垫片Ⅲ,管件插接段上设置沿管件插接段一周凹进的凹槽,凹槽内套装密封圈。
所述的减速机腔体上设置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进水管口与一个腔体Ⅰ连通,出水管口与另一个腔体连通。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鸿创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鸿创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59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