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鼓式刹车片自动加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5936.9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7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唐方红;朱飞虎;唐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0;B23P2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5238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刹车片 自动 加工 生产线 | ||
1.一种鼓式刹车片自动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整体为U型,采用桁架结构,由U型口的一侧入口进入,按照生产顺序依次包括自动上料区(1)、外圆磨区(2)、内弧磨区(3)、端面磨区(4)、倒角磨上料区(5)、倒角磨下料装置(6)、中转桁架机构(7)、钻孔中转机(8)、钻孔区(9)和自动收料装置(10),所述自动上料区(1)和自动收料装置(10)均设置在U型结构的两端入口,所述中转桁架机构(7)设置在U型结构的尾部拐弯处;
所述的自动上料区(1)为刹车片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1)、脚踏台(12)、待加工刹车片定位匣(13)和刹车片上料组件(14),待加工刹车片定位匣(13)和刹车片上料组件(14)均安装在机架(11)上,刹车片上料组件(14)设置在待加工刹车片定位匣(13)的下侧;所述待加工刹车片定位匣(13)包括固定支架(131)、导向杆(135)、纵向连接板(138)和横向连接板(137),横向连接板(137)设置在待加工刹车片(15)的前后两侧,纵向连接板(138)和导向杆(135)分别设置在待加工刹车片(15)的左、右两侧,固定支架(131)设置在横向连接板(137)和纵向连接板(138)上,且在靠近导向杆(135)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前后两个横向连接板(137)的距离;所述刹车片上料组件(14)包括液压缸(141)、导向滑轨(142)和拨料板,液压缸(141)安装在机架(11)上面板的下侧,通过设置在上面板右侧的活动槽与拨料板连接,导向滑轨(142)对称设置在机架(11)的上面板上,与设置在拨料板下侧的卡块(143)滑动卡合,所述拨料板包括一体成形的限位板(144)和上料板(145),上料板(145)的上侧面开设有卡槽与待加工刹车片(15)配合使用;
所述的外圆磨区(2)包括外圆磨上料装置和外圆磨机(25),内弧磨区(3)包括内弧磨上料装置和内弧磨机(31),倒角磨上料区(5)包括倒角磨机(51)和倒角磨上料装置,所述外圆磨上料装置、内弧磨上料装置和倒角磨上料装置均包括磨削桁架(21)、垂直升降模组(22)、水平移动模组(23)和吸盘组件(24),其中水平移动模组(23)安装在磨削桁架(21)上,垂直升降模组(22)安装在在水平移动模组(23)上,吸盘组件(24)设置在垂直升降模组(22)下端;所述水平移动模组(23)包括第一U形槽(231)、固定板(232)、第一驱动电机(233)、第一丝杆(234)和第一竖向卡合板(235),固定板(232)安装在磨削桁架(21)的下侧支架上,第一U形槽(231)安装在固定板(232)的前侧面板上,第一丝杆(234)安装在第一U形槽(231)内,第一竖向卡合板(235)与第一U形槽(231)的上下两端开口滑动卡合,且设置在第一竖向卡合板(235)上的螺纹啮合孔与第一丝杆(234)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丝杆(234)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233)连接;所述垂直升降模组(22)包括第二U形槽(221)、第二驱动电机(222)、第二丝杆(223)和第二竖向卡合板(241),第二U形槽(221)与第一竖向卡合板(235)固定连接,第二丝杆(223)安装在第二U形槽(221)内,第二竖向卡合板(241)与第二U形槽(221)的左右两端开口滑动卡合,且设置在第二竖向卡合板(241)上的螺纹啮合孔与第二丝杆(223)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丝杆(223)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222)连接;
所述的外圆磨机(25)、内弧磨机(31)和倒角磨机(51)均设置在磨削桁架(21)的前侧;内弧磨区(3)还包括内弧磨进料导正组件(32)和内弧出料台(33),内弧磨进料导正组件(32)安装在内弧磨机(31)上;倒角磨上料区(5)还包括倒角磨进料导正装置(52)和倒角磨出料平台(53),倒角磨进料导正装置(52)设置在倒角磨机(51)上;
所述的内弧磨进料导正组件(32)包括第一转动链条(321)、第三驱动电机(322)和刹车片托板(323),第一转动链条(321)通过传动轴和转动齿安装在内弧磨机(31)上,第三驱动电机(322)通过齿轮与第一转动链条(321)一端的转动齿卡合,所述刹车片托板(323)安放在第一转动链条(321)上,随第一转动链条(321)移动;所述倒角磨进料导正装置(52)包括第二转动链条(521)和第四驱动电机(523),第二转动链条(521)通过传动轴和转动齿安装在倒角磨机(51)上,第四驱动电机(523)通过齿轮与第二转动链条(521)一端的转动齿卡合,且在第二转动链条(521)的两侧边上设置有托板(522)与待加工刹车片(15)配合使用;
所述的端面磨区(4)包括端面磨上料装置和端面磨机(41),端面磨机(41)设置在端面磨上料装置的前侧;端面磨上料装置和倒角磨下料装置(6)均包括左侧水平运动模组(42)、左侧垂直升降模组(43)、大扭矩旋转气缸(44)、右侧水平运动模组(45)和右侧垂直升降模组(46),左侧水平运动模组(42)和右侧水平运动模组(45)相邻设置,且均安装在磨削桁架(21)上,左侧垂直升降模组(43)设置在左侧水平运动模组(42)上,且通过大扭矩旋转气缸(44)与吸盘组件(24)连接;右侧垂直升降模组(46)设置在右侧水平运动模组(45)上,且与吸盘组件(24)连接;
所述的端面磨机(41)设置在磨削桁架(21)前侧,且在端面磨机(41)上设置有“山”字形的端面磨上料台(47)与待加工刹车片(15)配合使用;且所述倒角磨下料装置(6)还包括下料中转台(61)和水平旋转气缸(62),下料中转台(61)包括侧挡板(611)、底板(612)、倾斜滑板(613)、中转台定位气缸(614)、中转台定位柱(615)和中转台光电传感器(616),侧挡板(611)设置在底板(612)的两侧边,倾斜滑板(613)设置在底板(612)上,中转台定位气缸(614)设置在倾斜滑板(613)下侧,中转台定位柱(615)对称设置在倾斜滑板(613)的右侧,与中转台定位气缸(614)配合使用,对待加工刹车片(15)进行固定,所述中转台光电传感器(616)设置在两个中转台定位柱(615)之间;所述右侧垂直升降模组(46)通过水平旋转气缸(62)与吸盘组件(2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59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