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处理用深度吸收塔及烟气处理系统、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6489.9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施程亮;李克海;唐永超;卢新军;柳杨;涂林;陆敏;孙晓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18;B01D53/50;B01D53/78;B01D53/96;F23J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张群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处理 深度 吸收塔 系统 工艺 | ||
1.一种烟气处理用深度吸收塔,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具有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水帘喷淋段、一级除尘除雾段、水雾喷淋段、二级除尘除雾段,所述塔体的底部为集液塔釜、顶部具有烟气出口;
所述塔体侧部具有位于塔釜上方、水帘喷淋段下方的烟气入口,该烟气入口与所述塔体轴线呈40°~60°角;
所述水帘喷淋段的底部形成有能将水帘喷淋段与下方区域分隔开的第一集液槽,所述水帘喷淋段设置有穿过第一集液槽的底壁竖向延伸的升气孔,该升气孔供第一集液槽下方的气体沿升气孔向上进入水帘喷淋段;所述水帘喷淋段顶部设置有对应各升气孔布置的水帘喷嘴;
所述水雾喷淋段的底部形成有能将水雾喷淋段与下方的水帘喷淋段分隔开的第二集液槽,所述水雾喷淋段设置有穿过第二集液槽的底壁竖向延伸的升气管,该升气管供第二集液槽下方的气体沿升气管向上进入水雾喷淋段,所述升气管的横截面积大于升气孔的横截面积,且所述升气管上方盖至有尖端朝上的伞状盖帽;所述水雾喷淋段中填充有位于升气管上方的填料,该填料上方设置有水雾喷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处理用深度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气孔为若干个且绕塔体中心外围呈回形布置,所述升气孔上方设置有横向且并排布置的三条水帘吸收液分配管,所述水流喷嘴设于水帘吸收液分配管上且与升气孔一一对应、在升气孔顶部形成能覆盖升气孔上端口的水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处理用深度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帘喷淋段设置有能将第一集液槽的积液导致塔釜的溢流管,该溢流管上部设置有喇叭口,该喇叭口的上端截面面积为下段截面面积1.5倍,该溢流管下部延伸至主塔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处理用深度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气管为矩形,六根升气管分两排布置;所述升气管上方设置有横向且并排布置的三条水洗吸收液分配管,所述水雾喷嘴设于水洗吸收液分配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处理用深度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的水洗吸收液分配管长度大于两侧的水洗吸收液分配管长度,且位于中间的水洗吸收液分配管分别通过导液管与位于两侧的水洗吸收液分配管相连通,所述水雾喷嘴为若干个且分别连接在水洗吸收液分配管上,各水洗吸收液分配管共同排布呈内外套置的两环形喷淋区域。
6.一种应用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烟气处理用深度吸收塔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吸收塔及所述的深度吸收塔,所述主吸收塔设于深度吸收塔的上游且用于对烟气进行激冷处理以及对烟气中的颗粒进行捕集和反应吸收,所述深度吸收塔的烟气入口与主吸收塔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深度吸收塔的烟气出口处设置有能根据装置配置将烟气加热至需要温度的烟气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收塔具有相互连通的上部及下部,所述上部用于对烟气进行激冷处理,所述下部通过设置大口径喷嘴形成能与烟气进行湍冲接触的泡沫区,用于对烟气中的颗粒进行捕集和反应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64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