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地软质土壤施工用加固桩及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7155.3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32 | 分类号: | E02D27/32;E02D27/42;E02D27/16;E02D5/30;E02D5/80;A01G22/25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夏梦恬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地 土壤 施工 加固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地软质土壤施工用加固桩及安装方法,属于施工装置领域,一种湿地软质土壤施工用加固桩,包括地钉,地钉上固定连接有上基体,上基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地钉相匹配的加固桩,加固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基体,下基体上开凿有空腔,加固桩插接在下基体内,下基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对外护环,相邻两个外护环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固带,加固带包括纤维固定带和金属限位带,金属限位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护环固定连接,纤维固定带的两端延伸进两个外护环内,可以实现通过在加固桩的外层设置加固带来提高加固桩与土壤的牢固度,且加固带上挂载植物,通过植物根茎扎入土壤来使加固桩被进一步加固,防止加固桩在柔软土壤内偏移和下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湿地软质土壤施工用加固桩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为广阔,土地的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目前,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包括对新建及改建客运货运铁路、市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对城市轨道交通等轨道交通、公路、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等公路交通以及对机场、港口码头、物流基地、电站、综合交通枢纽、地下深基坑工程、湿地景观改造等大型场地工程的软土地基进行加固。
而湿地的软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大、含水率高、沉降大等特点,该软土地基不适宜建造道路工程,需对软土地基加固后在施工,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的时候,常常使用到加固桩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
目前,软土地基的加固结构通常采用多根阵列设置的等长水泥土桩构成,水泥土桩均匀插设在地基土层中。虽然这种加固结构能够利用阵列设置的水泥土桩满足复合地基的强度要求。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软质土壤施工用加固桩,可以实现通过在加固桩的外层设置加固带来提高加固桩与土壤的牢固度,且加固带上挂载植物,通过植物根茎扎入土壤来使加固桩被进一步加固,有效提高加固桩在土壤内的稳定性,防止加固桩在柔软土壤内偏移和下沉。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湿地软质土壤施工用加固桩,包括地钉,所述地钉上固定连接有上基体,所述上基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地钉相匹配的加固桩,所述加固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基体,所述下基体上开凿有空腔,所述加固桩插接在下基体内,所述下基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对外护环,相邻两个所述外护环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固带,所述加固带包括纤维固定带和金属限位带,所述金属限位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护环固定连接,所述纤维固定带的两端延伸进两个外护环内,所述纤维固定带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块,所述金属限位带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固定块相匹配的锁紧球,可以实现通过在加固桩的外层设置加固带来提高加固桩与土壤的牢固度,且加固带上挂载植物,通过植物根茎扎入土壤来使加固桩被进一步加固,有效提高加固桩在土壤内的稳定性,防止加固桩在柔软土壤内偏移和下沉。
进一步的,所述上基体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侧设有地基板,所述固定板与地基板之间连接有加固柱,通过上基体中大面积铺设的加固柱,使装置的上半部分被固定在上层土壤中。
进一步的,所述下基体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卡接有密封盖,所述固定柱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导板,所述固定柱与外护环之间连接有多个引导管,下基体埋入深层土壤,通过下基体。
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固定带由植物纤维编制制成,所述金属限位带由弹性金属膜制成,所述金属限位带具有韧性,金属限位带用于限制加固带上挂载的植物生长,防止植物生长而撑破加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71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