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段式隧道烘箱加热线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8813.0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河;金志宇;郑志强;王平;杨特;宁立忠;张晓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18 | 分类号: | B29C51/18;B29C51/26;B29C51/42;B29L31/58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唐盼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段式 隧道 烘箱 热线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种三段式隧道烘箱加热线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框架结构、取件机构、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第四传送装置、升降装置、排风系统、电气控制器;框架结构被划分为取件区、原料放置区、预热除味区、加热压合区、除味取件区;通过第一传送装置将原料放置区与预热除味区连通,预热除味区内设置有加热板,加热压合区内设有第二传送装置固定架、第三传送装置固定架,在第二传送装置固定架上设置有定热压板,第三传送装置固定架的顶端与升降装置固连,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安装在各自的固定架上,第三传送装置固定架上设置有动热压板,除味取件区内设置有第四传送装置和气动夹子,其可连续进行热压、除味两大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烘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段式隧道烘箱加热线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不仅对车室内的装饰要求美观大方,对健康、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衣帽架、门板产品等是汽车室内重要的零部件。目前加工此类部件的工艺方式为液压电(油)加热成型,最后进行烘烤散味。然而,此种加工方式将热压和烘烤散味分开进行,每个工位上均需要配设相应的工作人员,且后续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部件进行烘烤散味,不仅效率慢,除味效果不好,而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和缺陷,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段式隧道烘箱加热线,该加热线分三个相对独立且内部互通的封闭区域,通过预热除味区对原料进行加热除味,之后通过加热压合区对原料进行压合,最后通过除味取件区再次加热除味,该加热线可连续进行热压、除味两大工序,而且原材料初始加热除味过程还可大大降低后续的烘烤时间,明显提高加工效率,改善产品件气味,同时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段式隧道烘箱加热线,包括:框架结构、取件机构、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第四传送装置、升降装置、排风系统、电气控制器;
其中,所述框架结构沿着纵向依次被划分为取件区、原料放置区、预热除味区、加热压合区、除味取件区;所述取件区、原料放置区为敞开式结构,所述预热除味区、加热压合区、除味取件区外部均设置保温板和保温门,相邻两个区域之间设置有中间加工有通道的隔板,通过保温板、保温门和隔板将预热除味区、加热压合区、除味取件区分成三个相对独立且内部互通的封闭区域;
所述取件机构用于从取件区取原料件并放置在原料放置区;
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起始端设置在原料放置区,第一传送装置的末端设置在预热除味区的末端,通过第一传送装置将原料放置区与预热除味区连通,取件机构从取件区取原料件后将原料件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上,通过第一传送装置将原料件输送到预热除味区内;
所述预热除味区内在第一传送装置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第一上加热板、第一下加热板,第一上加热板和第一下加热板上均布置有多个第一加热管和与第一加热管配套使用的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一热电偶与电气控制器电连接,通过电气控制器控制第一加热管加热;
所述加热压合区内设置有第二传送装置固定架,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固定架的顶端通过伸缩支撑杆与第三传送装置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固定架的顶端与升降装置固连,通过升降装置带动第三传送装置固定架上下运动;
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安装在第二传送装置固定架上,第二传送装置的起始端与第一传送装置的末端对接,在第一传送装置与第二传送装置的作用下预热除味区内的原料件穿过隔板的通道输送到加热压合区;在第二传送装置固定架上靠近第二传送装置上链条的位置设置有定热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8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