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预警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9194.7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3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闻江波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91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预警 传感器 | ||
1.地震预警传感器,包括固定架(1)、外壳(2)、右插头(3)、右电极(3.1)、电推杆(4)、左插头(5)、左电极(5.1)、铜板(6)、左浮块(7)、左压杆(8)、左弹簧(9)、主弹簧(10)、底盖(11)、右弹簧(12)、右压杆(13)、内滑套(14)、右浮块(15),其特征在于:外壳(2)通过四个地脚螺栓紧固安装于地表深处,其内部为充满干燥氮气的密闭腔体,固定架(1)安装于外壳(2)内部,其左右两侧设置有充满水银的左重力液仓(1.2)和右重力液仓(1.1),左压杆(8)和右压杆(13)分别安装于左重力液仓(1.2)和右重力液仓(1.1)底部,左插头(5)和右插头(3)安装于固定架(1)顶部,内滑套(14)安装于固定架(1)内部并构成移动副,底盖(11)安装于固定架(1)下端,内滑套(14)与底盖(11)之间设有主弹簧(10),在主弹簧(10)弹力作用下,内滑套(14)可迅速向上弹起,使内滑套(14)顶端的铜板(6)将左插头(5)和右插头(3)的电路导通,在水银重力作用下,左压杆(8)和右压杆(13)压紧内滑套(14),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锁止内滑套(14)向上的移动,安装于固定架(1)顶端的电推杆(4)可推动内滑套(14)向下移动到电路断开的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预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架(1)为绝缘材质的圆柱空腔结构,其上端设有圆环状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上设有用于实现固定架(1)与外壳(2)紧固连接的螺纹孔,固定架(1)左侧设有左重力液仓(1.2),右侧设有右重力液仓(1.1),左重力液仓(1.2)和右重力液仓(1.1)内部充满水银,左重力液仓(1.2)内部上端设有可滑动的左浮块(7),使左重力液仓(1.2)内的水银上表面与大气压强相通并防止水银从左重力液仓(1.2)上端飞溅流出,右重力液仓(1.1)内部上端设有可滑动的右浮块(15),使右重力液仓(1.1)内的水银上表面与大气压强相通并防止水银从右重力液仓(1.1)上端飞溅流出,固定架(1)内部纵向设有两个导条(1.4),底盖(11)与固定架(1)构成螺纹副,其中心位置设有的方孔可实现空气的流通,并且可通过与方头扳手的配合实现与固定架(1)的螺纹副拧紧;
左插头(5)和右插头(3)安装于固定架(1)顶端,均采用通用快插结构,左插头(5)底端设有的左电极(5.1)位于固定架(1)内部顶端左侧,右插头(3)底端设有的右电极(3.1)位于固定架(1)内部顶端右侧;
内滑套(14)为圆柱空腔结构,采用质轻且绝缘的材质制作,其顶端设有中心开孔的圆形铜板(6),内滑套(14)顶端和铜板(6)上均设有两个长条状通气孔,内滑套(14)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纵向导槽,内滑套(14)左右两侧下端均设有一个莫氏锥面(14.1),莫氏锥面(14.1)采用锥度为1:19.212且具有自锁特性的莫氏锥度;内滑套(14)安装于固定架(1)内部,内滑套(14)外侧的两个导槽与固定架(1)的两个导条(1.4)配合安装,使内滑套(14)与固定架(1)构成移动副,内滑套(14)与底盖(11)之间安装有主弹簧(10),主弹簧(10)所提供的弹力可使内滑套(14)迅速向上弹起,从而使铜板(6)与左电极(5.1)和右电极(3.1)接触,实现左插头(5)与右插头(3)电路的导通;
左压杆(8)安装于左重力液仓(1.2)底部与固定架(1)之间,其左端设有的活塞结构与左重力液仓(1.2)内部的水银接触,左弹簧(9)安装于左压杆(8)的活塞结构与固定架(1)之间,左压杆(8)右端设有锥度为1:19.212的摩擦板结构可与内滑套(14)左侧的莫氏锥面(14.1)配合接触,右压杆(13)安装于右重力液仓(1.1)底部与固定架(1)之间,其右端设有的活塞结构与右重力液仓(1.1)内部的水银接触,右弹簧(12)安装于右压杆(13)的活塞结构与固定架(1)之间,右压杆(13)左端设有锥度为1:19.212的摩擦板结构可与内滑套(14)右侧的莫氏锥面(14.1)配合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闻江波,未经闻江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91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