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级湿法脱硫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9626.4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5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程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学芳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34;F23J1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王娜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级 湿法 脱硫 | ||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二级湿法脱硫塔,包括一级脱硫筒和螺旋运输机,所述一级脱硫筒的底部与螺旋运输机固定连接。通过分流口与喷射管的设置,使得含有大量热量且浓度较高的烟气从导气管传输进入环形罩中,由分流口进行分流,向一级脱硫筒的内部冲去,推动碱性溶液转动,形成旋流,一方面将反应集中在一级脱硫筒的中部,防止一级脱硫筒的内壁形成碱垢,另一方面增加反应时间和混合效果,大幅度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同时旋流将沉降物向周边扩散并向下传递,将烟气从中部排出,降低烟气中水分含量,并且分流口喷出的的烟气与喷射管喷出的碱性溶液呈90度夹角并撞击,进一步增加混合,加强脱硫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级湿法脱硫塔。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容易造成巨大的污染,故对其进行除硫十分重要,目前,对于烟气除硫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将烟气通向脱硫塔与含有石灰石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但现有的脱硫塔存在一些不足,如下:
由于烟气进入脱硫塔之前温度与二氧化硫的浓度值较高,进入后喷射的碱性溶液相冲击,一方面由于温度过高,容易将溶液汽化,一些含硫的杂质来不及反应即被烟气与水汽从溶液中带出,造成反应不彻底,排出的烟气不达标,另一方面,由于二氧化硫浓度值较高,与碱性溶液快速反应,并随着溶液冲击到脱硫塔的内壁上形成碱垢,堵塞通道,占据反应空间,同时需要后期停工除垢才能够进行再次工作,并且相对冲击时,容易形成大量的水雾,其中含有碱性或者酸性物质,对引风机和烟囱造成腐蚀,降低两者的使用寿命,同时脱硫后的烟气温度较低,容易在引风机的扇叶上凝结,进一步造成引风机的俯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级湿法脱硫塔,具备脱硫效果好,不易结垢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级湿法脱硫塔,包括一级脱硫筒和螺旋运输机,所述一级脱硫筒的底部与螺旋运输机固定连接,所述一级脱硫筒的内部充有碱性溶液,所述一级脱硫筒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且靠近一级脱硫筒的内壁均匀固定安装有喷射管,所述一级脱硫筒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环形罩,所述一级脱硫筒上且位于环形罩的内部均匀固定安装有分流口,所述一级脱硫筒的顶部中心固定套接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的底部与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一级脱硫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二级脱硫筒,所述二级脱硫筒内腔底部充有碱性溶液,所述二级脱硫筒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换热管,所述二级脱硫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输管,所述环形罩的背面固定连通有导气管,所述二级脱硫筒外侧上且与换热管处在同一水平上固定安装有导气罩,所述导气管与导气罩连通,所述换热管与导气罩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流口有6-8个,且与一级脱硫筒的内壁呈度夹角,所述喷射管的数量与分流口的数量相同,所述喷射管垂直设置并与一级脱硫筒的内壁平行,所述喷射管位于相邻两个分流口之间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长筒,所述长筒与一级脱硫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长筒的上部分位于二级脱硫筒的内部,所述长筒的顶部均匀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底端伸入二级脱硫筒中的碱性溶液中,所述二级脱硫筒的碱性溶液的高度不超过分流管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共有五组,且为间隔式分布。
优选的,所述分流口与环形罩之间呈90度夹角。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分流口与喷射管的设置,使得含有大量热量且浓度较高的烟气从导气管传输进入环形罩中,由分流口进行分流,向一级脱硫筒的内部冲去,推动碱性溶液转动,形成旋流,一方面将反应集中在一级脱硫筒的中部,防止一级脱硫筒的内壁形成碱垢,另一方面增加反应时间和混合效果,大幅度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同时旋流将沉降物向周边扩散并向下传递,将烟气从中部排出,降低烟气中水分含量,并且分流口喷出的的烟气与喷射管喷出的碱性溶液呈90度夹角并撞击,进一步增加混合,加强脱硫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学芳,未经程学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9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线性能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柱形体钢锻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