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结构导电聚合物基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9792.4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1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云;张玲;周海骏;张娇霞;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24 | 分类号: | H01G11/24;H01G11/30;H01G11/46;H01G11/48;H01G11/8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结构 导电 聚合物 复合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的三维结构的复合电极材料,包括以金属氧化物为核,以聚吡咯导电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的纳米球和氧化石墨烯片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的的三维结构的复合电极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核‑壳”结构聚吡咯包覆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球;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导电聚合物包覆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球和氧化石墨烯片层组成的三维结构的复合电极材料;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钛,所述导电聚合物为聚吡咯。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反应溶液为水溶液无毒无污染,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该项技术的发明,即基于导电聚合物的三维结构的电极材料,作为理想的超级电容器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结构导电聚合物基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带来能源的大量消耗与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为防止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及缓解环境压力,寻求高效、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的能量来源,及发展新型能源转化与储存技术尤为重要。当前,最有效的能源转化与储存技术主要有锂离子、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因其具有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充放电能力快、超大比容量等性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在超级电容器中涉及两种电荷存储机制,并且根据储能机制的不同将超级电容器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双电层电容,即依靠在电极与电解液的界面上的静电作用存储电荷。典型的双电层电容材料有活性炭、碳纳米管等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碳材料。双电层电容具有价格低廉、电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但是由于碳材料与电解液间的接触面积有限,从而限制其能量存储性能的提高;另一种是赝电容,是依靠在电极表面的高度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存储电荷。典型的赝电容材料有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相比于双电层电容,虽然赝电容的能量密度高,但是由于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的骨架结构可能会在电解质离子的过程中发生膨胀和收缩,从而导致电极的电化学稳定性能严重衰退。
超级电容器的实际应用主要受限于其较低的能量密度(通常低于10Wh/kg-1)和较高的成本。为了克服电极材料的缺陷,超级电容器较低的能量密度以及降低生产的高消耗,开发设计新型特殊纳米结构的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提高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一个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三维结构导电聚合物基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骤:
(1)在-4oC-4oC的条件下,水溶液中,利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核-壳”结构聚吡咯包覆二氧化钛纳米微球,二氧化钛悬浮水溶液浓度为0.1-5mg/ml,反应时间为5min-1h,二氧化钛与吡咯单体的质量比为0.05-1.00。
(2)在-4oC-4oC下,在所述步骤(1)溶液中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加入氧化石墨烯悬浮水溶液(0.1-5mg/ml),反应时间为2h-8h。
所述金属氧化物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或者锐钛型二氧化钛。
石墨烯片层与“核-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纳米微球形成三维结构。
所述导电聚合物为聚吡咯。
三维结构导电聚合物基复合电极材料,其结构为氧化石墨烯片层与“核-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包覆二氧化钛纳米微球形成三维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三维结构导电聚合物基复合电极材料,
(1)能够提高材料赝电容,增加比表面积,和提升材料的导电性。
(2)环境友好无污染,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入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9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