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肢假肢接受腔的数字化制作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40000.5 申请日: 2020-09-09
公开(公告)号: CN112006819A 公开(公告)日: 2020-12-01
发明(设计)人: 刘夕东;李晞;李炜;谢景阳;汤剑华;武艺;武国兴;王文平;李伟;陈盼盼;韩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西南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A61F2/50 分类号: A61F2/50
代理公司: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代理人: 王岗
地址: 611135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下肢 假肢 接受 数字化 制作 工艺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肢假肢接受腔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让下肢患者穿戴上硅胶内衬套,对残肢部位进行CT扫描,得到三维图像数据;运行专用软件,优化处理三维图像数据,最终得到适合接受腔的三维模型数据,将模型数据传输到工业级3D打印机中进行3D打印,打印制作出接受腔。新工艺具有如下优点: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接受腔的舒适度,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穿戴好下肢假肢以回归社会;能提高经济效益,且能改善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的条件状况,以最大幅度避免了固态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取得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工程学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运用CT扫描技术建模、系统优化重建三维模型和3D打印技术来制作下肢假肢接受腔的数字化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假肢,也称之为义肢,是运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工艺,为弥补截肢者肢体缺损而装配的人工肢体。对于下肢截肢者,穿戴假肢是其站起来、走起来的必要辅助手段。现代下肢假肢一般由接受腔、连接件、关节、管件、假脚板等基本组成,其中接受腔是残肢与假肢之间的连接界面,不但承受和传递人体对假肢的作用力,而且还起到包容残肢、悬吊和控制假肢的功能。在一定意义上,接受腔的设计和制作对假肢功能的发挥占据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下肢假肢的核心部件。

经过检索发现申请号201811025638 .5公开了一种假肢、矫形器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医用取模仪对伤残患者的残肢或畸患矫正部位进行取型,得到1:1的三维扫描图像数据D1;利用假肢或矫形器修模软件,对三维扫描图像数据D1进行模拟修模处理,得到三维扫描图像数据D2;将三维扫描图像数据D2传输到康复医疗专用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得到假肢接受腔或矫形器本体。

专利号201810914283 .9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假肢/矫形器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患者的残肢部位进行扫描取型,得到残肢部位1:1的三维图像数据D1;对三维图像数据D1进行修模处理,得到三维图像数据D2;将三维图像数据D2传输到康复医疗专用3D雕刻机中进行雕刻,得到阳模;将纱套穿戴于阳模上,再将喷涂材料喷涂于纱套的外表面;待专用喷涂材料凝固后,去除阳模即得到喷涂成型的假肢/矫形器接受腔;最后将假肢/矫形器所需的配件安装于假肢/矫形器接受腔上,即得到假肢/矫形器。

现代假肢接受腔一般用树脂或热塑板等材料制成一封闭的腔体。下肢假肢接受腔的制作工艺流程通常为:根据接诊医生或辅具适配师开具的下肢假肢处方,假肢技师测量并记录相关尺寸—在重要节点做好记号后,用浸泡的石膏绷带对残肢取型—待石膏绷带凝固后得到阴型—灌制石膏浆到阴型模腔里,待石膏浆凝固后得到阳型—修整阳型与激光对线—给阳型套上纱套,预安装上连接件—树脂或热塑板成型—切割接受腔半成品—打磨修边—假肢装配—试样—调整至患者满意。在整个接受腔的制作工艺流程中,取型和修整阳型是最有技术含量的,考验假肢技师的基本功和经验。一般而言,至少需要5年才可培养出一名熟练的假肢技师。

常规接受腔的制作离不开石膏、树脂或热塑板,而这些材料在制作中会产生一定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既污染环境,又会给技师的职业健康安全带来伤害。同时,接受腔的舒适度是否让患者满意,在很大程度受制于技师个人的熟练程度。

接受腔的更换周期,因患者残肢的萎缩程度不一样而长短不同,有的患者在不到一年后就需更换接受腔,而新的接受腔就得要再一次用取型石膏绷带取型以重新制作,费力又费时。

所以,如何提高假肢接受腔的制作效率和满意度,如何改善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的条件状况,这一挑战性难题就摆在假肢技术培训学校、学员和技师、辅具适配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及科技爱好者的面前。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下肢假肢接受腔制作工艺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CT扫描技术建模、修模和3D打印技术来制作接受腔的数字化制作新工艺,以提高制作效率和接受腔的舒适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下肢假肢接受腔的数字化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未经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0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