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0512.1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3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景斌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K9/20;A61K47/46;A61K47/36;A61P19/02;A61P29/00;A61K35/583;A61K35/586;A61K35/62;A61K35/64;A61K35/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薛红凡 |
地址: | 071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风湿病 中药 组合 丸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乌梢蛇、土元、地龙、全蝎、红花、三七、天麻、天仙藤、熟地、乳香、防风、追地风、羌活、炙马钱子、茯苓、炙龟板、肉桂、黄芪、炒白术、杜仲、桑寄生、元胡、麻黄、锁阳、桂枝、五味子、黄连、黄柏、当归、鸡血藤和丹参。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怕冷怕风,伴有疼痛的风湿关节痛,而且能够有效起到根治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中,有关风湿病的治疗方法繁多。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使用手术去除病灶、注射封闭针、止痛药、按摩和艾灸等手段。患者通过手术去除了病灶后,由于破坏了机体结构,通常会丧失一部分的劳动能力,并且手术难以祛除疾病的根源,导致疾病很快复发。部分患者选择注射封闭针,但封闭针只能对神经起到麻痹作用,长期使用不仅会造成神经损伤,而且效果还会逐渐降低,同样,注射封闭针无法起到根治的效果。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在前期的疗效较好,但停药即复发,用久了可引起骨质疏松等疾病。患者长期服用止痛药会引起肠麻痹,造成便秘。按摩和艾灸无法直达病灶处,仅能缓解患者一时之痛,无法起到根治的作用。
同时,大多数患者在患病初期未接受有效的治疗方法,导致患者病情日益加重,上述治疗手段又难以祛除风湿病的病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怕冷怕风,伴有疼痛的风湿关节痛,而且能够有效起到根治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乌梢蛇10~20份、土元10~20份、地龙10~20份、全蝎10~20份、红花10~20份、三七10~20份、天麻30~60份、天仙藤10~20份、熟地8~16份、乳香8~16份、防风8~16份、追地风8~16份、羌活15~30份、炙马钱子1~3份、茯苓10~20份、炙龟板10~20份、肉桂5~10份、黄芪8~16份、炒白术10~20份、杜仲10~20份、桑寄生10~20份、元胡10~20份、麻黄3~10份、锁阳8~16份、桂枝10~20份、五味子5~10份、黄连5~10份、黄柏8~16份、当归10~20份、鸡血藤10~20份和丹参10~20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包括丸剂。
优选的,所述丸剂包括蜜丸和水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中药组合物的丸剂,所述丸剂的制备用原料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和辅料。
优选的,当所述丸剂为蜜丸时,所述丸剂的辅料包括炼蜜;当所述丸剂为水丸时,所述辅料包括水或水和淀粉。
优选的,当制备蜜丸时,所述中药组合物与炼蜜的质量比为1:(1~2);当制备水丸时,所述中药组合物与淀粉的质量比为290:(0~20)。
优选的,所述蜜丸的重量为8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混合后过120目筛,得到原料颗粒,将原料颗粒与辅料混合后得到丸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丸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丸剂在制备治疗风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蜜丸成人一天的服用总剂量为8~24g,一日分三次服用;所述水丸的成人服用方法为一日三次,每次4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景斌,未经王景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0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