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冲压机床的具有散热结构的模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0530.X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1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红;孙海军;王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博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6 | 分类号: | B21D37/16;B21D3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杨文渊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冲压 机床 具有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冲压机床的具有散热结构的模座,涉及到冲压机床领域,包括底座和底模,底座通过支柱连接有顶座,顶座上设有底模座,底模座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模。本发明通过控制泵机工作将储液箱内部的冷却液沿进液接头送入散热通道内部,对底模的底部进行换热,吸收底模冲压时产生的热量,换热后的冷却液由排液接头所连接的排液管回流至储液箱中;由于散热通道直接由底模底面与底模座闭合构成,受冲压震动的损坏的影响小,且通过拆卸底模与底模座连接的螺栓,即可将底模抬起拆卸,从而方便对散热通道内壁进行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机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冲压机床的具有散热结构的模座。
背景技术
冲压机床进行工作过程中,冲压模具与工件型材冲压时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将这些热量快速排出,容易造成模具的热蚀,影响工件的成型。传统对模具进行散热时,会在模座内部安装水冷管与底模底部接触换热,但是底模受冲击震动容易造成散热管的损坏,而且由于冷却液长期在水冷管内部循环,水冷管内部容易凝结异物堵塞,需要定期对水冷管,维修维护较为不便。
申请号为CN201811224017.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五金模具用上模座,包括上模座本体和斜面冲头,上模座本体下方表面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内部中间位置贯穿固定有斜面冲头,斜面冲头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冷水管,且冷水管上方位于上模座本体表面一侧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一侧设有回水口,通过进水口和回水口始终保证冷水管内的水温。其技术方案中虽然能够一定程度降低斜面冲头的温度从而避免温度过高影响斜面冲头的硬度,但是由于冲压过程中温度很高,仅通过冷却水的流动进行散热并不能很好地对冲头进行降温,实际效果并不好。
因此,亟需一种具有良好散热结构的拥有冲压机床的模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冲压机床的具有散热结构的模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冲压机床的具有散热结构的模座,包括底座和底模,所述底座上四个端角处通过支柱连接有顶座,顶座上一体成型有底模座,底模座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模,底模的底部配合嵌入底模座的内部中,所述底模的底面以及底模座与底模底面的接触处开设有散热通道,底模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散热通道相连通的进液接头和排液接头。
优选的,所述散热通道呈“S”型通道,底模的底面与底模座的接触处垫设有密封橡胶垫片。
优选的,所述顶座的下表面嵌设有多条陶瓷散热片,多条陶瓷散热片呈相平行均匀排布设置。
优选的,所述排液接头通过排液管与储液箱相连通,储液箱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泵机,泵机的排液接口通过回流管连接进液接头。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的中部连接有散热箱,回流管位于散热箱内部的管端连接有分流管和集流管,分流管和集流管之间连接有多条毛细管。
优选的,所述散热箱的一侧壁开设有散热窗口,散热箱的另一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风机,且多条毛细管中部贯穿插设有多块均匀排布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呈螺旋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控制泵机工作将储液箱内部的冷却液沿进液接头送入散热通道内部,对底模的底部进行换热,吸收底模冲压时产生的热量,换热后的冷却液由排液接头所连接的排液管回流至储液箱中;由于散热通道直接由底模底面与底模座闭合构成,受冲压震动的损坏的影响小,且通过拆卸底模与底模座连接的螺栓,即可将底模抬起拆卸,从而方便对散热通道内壁进行清洗;
2、本发明中,由泵机抽出的冷却液进入到散热箱内部,且分流到多条毛细管中,通过控制风机对毛细管进行吹风,从而将毛细管中冷却液的热量沿散热窗口携带出,且多条毛细管中部贯穿插设有多块均匀排布的呈螺旋状的散热翅片,进一步提高对冷却液的换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博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博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0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