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高压互感器绝缘耐压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0909.0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1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涂志威;方璟;王曼;王韬;史会轩;李映辉;朱昌林;万家乐;胡欢;邵帅;龚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27/02;G01R31/01;G01R33/12;G01R35/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高压 互感器 绝缘 耐压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高压互感器绝缘耐压测试装置,包括铝型材框架,所述铝型材框架上设置有高压切换气动装置、互感器一次侧接线机构、高压导电铜排、互感器二次侧接线机构、电测功能模组、辊筒输送线和电测仪器。本发明高效集成,占地面积小。本方案提出的装置可对高压电流互感器与高压电压互感器依次开展绝缘电阻测量、工频耐压试验,以及兼顾高压电压互感器的感应耐压试验、误差试验、励磁特性试验。集电流互感器绝缘耐压试验与电压互感器全检验收试验于一体。适用于高压互感器的检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计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高压互感器绝缘耐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互感器的需求量随着市场进一步扩大而增加,关于高压互感器的检测正面临与日俱增的压力。目前,针对高压互感器的检测方式效率较低、管理控制手段落后,未形成一套安全有效的集中式一体化控制方案。现阶段行业中,测试装置普遍存在功能单一、单独成套、设备配置功能不全等问题,导致无法开展高压互感器绝缘耐压测试要求的全部试验,为完成全部绝缘耐压试验,需配备针对各项试验的检测装置,试验时,还需在不同检测设备间进行人工搬运工作,势必增加设备购置成本与人工成本。同时,不同试验的切换需人工反复拆接线,不可避免的增大人员操作的安全隐患与接线偏差产生的测试误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高压互感器绝缘耐压测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高压互感器绝缘耐压测试装置,包括铝型材框架,所述铝型材框架上设置有高压切换气动装置、互感器一次侧接线机构、高压导电铜排、互感器二次侧接线机构、电测功能模组、辊筒输送线和电测仪器;
所述高压切换气动装置固定安装在铝型材框架内壁,所述高压切换气动装置位于电测仪器上方;
所述互感器一次侧接线机构包括导向杆一、导杆气缸一、压接气缸、绝缘子、绝缘耐压接触端子和误差试验接触端子,所述导向杆一和导杆气缸一均安装在压接气缸上,所述绝缘子安装在压接气缸下端,所述绝缘耐压接触端子和误差试验接触端子均安装在绝缘子下方;
所述高压导电铜排固定安装在铝型材框架内壁,所述高压导电铜排位于高压切换气动装置的后面;
所述互感器二次侧接线机构包括导杆气缸二、导向杆二和互感器二次侧接触端子;
所述导杆气缸二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导杆气缸二伸缩端和导向杆二均安装在型材支架本体上,所述互感器二次侧接触端子安装在型材支架本体上下方;
所述电测功能模组包括误差切换模块、工频耐压切换模块、泄露电流采集模块、电源输出检测模块、模块电源、二次耐压保护模块、感应耐压切换模块、二次电压测试模、接触器一、接触器二、接触器三和接触器四;
所述电测仪器包括程控源、自升压标准电压互感器、5kV试验变压器、电容分压器和50kV试验变压器,所述接触器一与50kV试验变压器信号连接,所述接触器二与5kV试验变压器信号连接,所述接触器三与自升压标准电压互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接触器四与程控源信号连接。
所述辊筒输送线固定安装在铝型材框架内壁,所述辊筒输送线位于互感器二次侧接线机构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绝缘耐压接触端子和误差试验接触端子结构一致。
优选的,所述接触器一、接触器二、接触器三和接触器四依次从左向右依次安装。
优选的,所述泄露电流采集模块和模块电源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工频耐压切换模块安装在感应耐压切换模块上方。
优选的,所述误差切换模块安装在二次耐压保护模块上方。
优选的,所述电容分压器安装在50kV试验变压器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0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