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回收工艺中的尾气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0957.X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7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龙;杜文明;陈新军;代辉;游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4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生昕 |
地址: | 23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回收 工艺 中的 尾气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回收工艺中的尾气除尘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二过滤箱、连接管和第一过滤箱,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箱,且第一过滤箱通过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箱,且第二过滤箱位于第一过滤箱一侧;本发明通过将尾气排放管与进气口连通,启动抽风机,使得尾气排放管内的尾气进入到第一过滤槽内,通过第一过滤网进行第一次过滤,而后通过连接管,连接管内的第二过滤网对尾气进行二次过滤,最终尾气进入到第二过滤槽内,第三过滤网对尾气进行第三次过滤,最终经过出气口排出,快速对尾气进行除尘,节省除尘所消耗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除尘装置,具体为一种铅酸蓄电池回收工艺中的尾气除尘装置,属于铅酸蓄电池回收工艺加工器械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池,一般简称为电池。放电后,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将这类电池称为蓄电池,也称二次电池。
目前,在蓄电池加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尾气,尾气中会掺杂着大量灰尘,在排放过程中会对周边的设备造成影响,且现有的除尘装置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占用大量空间,且不便于运输,同时,对于除尘装置内部的过滤网进行清洗时,耗费大量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铅酸蓄电池回收工艺中的尾气除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回收工艺中的尾气除尘装置,通过推动弧形板靠近连接管的一端,使得弧形板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弧形板一侧的卡块向着远离卡槽的方向运动,从而解除卡块和卡槽的限位,向上拉动把手,使得限位块向着远离第一限位槽的方向运动,限位板与连接管接触,从而挤压限位板向着第二限位槽内运动,从而使得限位块脱离第一限位槽,取下第二过滤网进行清洗,当清洗过后需要安装第二过滤网时,推动弧形板靠近连接管的一端,使得弧形板逆时针转动,将环形板推入到镶嵌槽内,使得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槽之间形成限位,便于对过滤网进行清洁,节省安装与拆卸所消耗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铅酸蓄电池回收工艺中的尾气除尘装置,包括安装板、支撑脚、第二过滤箱、环形板、连接管、第一过滤箱、进气口、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调节槽、螺纹杆、双轴电机、调节块、限位柱、驱动轮、出气口、抽风机、第二过滤槽、第三过滤网、把手、第一过滤槽、第一过滤网、镶嵌槽、弧形板、第二过滤网、固定块、转杆、扭力弹簧、第一限位槽、限位块、限位弹簧、移动板、第二限位槽、限位板、卡槽和卡块,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箱,且第一过滤箱通过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箱,且第二过滤箱位于第一过滤箱一侧;
所述第一过滤箱一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过滤箱内部开设有第一过滤槽,且第一过滤槽内等距安装有第一过滤网;
所述第二过滤箱远离第一过滤箱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二过滤箱内部开设有第二过滤槽,且第二过滤槽内等距安装有第三过滤网;
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一端贯穿第一过滤箱侧壁设置在第一过滤槽内,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过滤箱侧壁设置在第二过滤槽内,所述安装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抽风机,且抽风机位于第二过滤箱远离第一过滤箱的一侧,且抽风机的输入端与出风口连通;
所述连接管顶部开设有镶嵌槽,所述安装板上方设置有环形板,且环形板一端设置在镶嵌槽内,且环形板和镶嵌槽相互配合,所述环形板内壁固定有第二过滤网;
所述连接管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环形板外侧对称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环形板的一端贯穿连接管侧壁设置在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0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