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自混合除渣上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1075.5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肖鹏;杨能生;王晓燕;周兵;宋晶;姚本星;卢果;肖忠毅;刘润泽;刘泽民;李晓敏;王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15/02;B01F15/00;B01F15/06;D21H21/16;D21H23/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6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混合 渣上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自混合除渣上料装置,包括槽体、除渣器,槽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和人孔,槽体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口、进料口,槽体上设置有分别用于监测槽体内温度和液位的温度计接口、液位计接口,槽体上设置有用于保温的夹套,槽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排渣口,排渣口处连接有除渣器。本发明能很好的实现了保温,自混合,除渣三大功能,使物料在无搅拌器的情况下同时保证保温,自混合,除渣三个功能。能有效地减少设备耗能,使得工艺设计简单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自混合除渣上料装置,适用于纸张表面施胶淀粉连续糊化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上料槽是施胶淀粉连续糊化上料系统过程中常见设备组成单元,用以收集淀粉胶液并将淀粉胶液输送至施胶机上,使淀粉胶液均匀的吸附在纸张表面。目前化工及造纸技术领域经常使用的是单一功能的上料槽,在安装过程中要设计复杂的搅拌、过滤、保温等系统,使得工艺设计繁杂,并且还有现场安装对场地要求高等缺点,在工作中我们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设计了一种全自动自混合除渣上料装置,并用于实际的项目中,很好的实现了系统自动化、保温、自混合、除渣四大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自混合除渣上料装置,本上料装置能很好的实现了系统自动化、保温,自混合,除渣四大功能,使物料在无搅拌器的情况下同时保证系统自动化、保温,自混合,除渣四个功能。能有效地减少设备耗能,使得工艺设计简单化,且通过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的参与,使生产更加高效。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自混合除渣上料装置,包括槽体,槽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和人孔,槽体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口和进料口,槽体上设置有温度计接口和液位计接口,槽体外侧设置有夹套,槽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和排渣口,排渣口与除渣器连接。
如上所述的槽体为倒锥体结构,进料口与槽体切向连通。
如上所述的夹套上部设置有热水出口,夹套下部设置有热水进口,夹套外壁设置有耳式支座。
如上所述的除渣器上部通过上排渣气动开关阀与排渣口连接,除渣器下部通过排渣管道与下排渣气动开关阀一端和反冲洗进液管一端连接,反冲洗进液管上设置有反冲洗水气动开关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除去系统中以及物料中的杂质,不需要单独增加除渣装置,节省了空间和成本;
2、实现物料进出、物料保温、物料除渣自动化,且有自动排渣和防堵塞功能;
3、不需要搅拌器可以实现自混合功能,降低了成本和能耗,更加节能和环保;
4、可以实现保温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槽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体;2-排气口;3-人孔;4-溢流口;5-进料口;6-温度计接口;7-液位计接口;8-夹套;9-热水出口;10-热水进口;11-耳式支座;12-出料口;13-排渣口;14-除渣器;15-上排渣气动开关阀;16-下排渣气动开关阀;17-反冲洗水气动开关阀;18-排渣管道;19-反冲洗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本发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10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模块
- 下一篇:一种基于Er态阈值电压分布的闪存误擦除数据恢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