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直升机增程式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1684.0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1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童彬;王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凯迪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04;H01F27/26;H01F27/29;H01F27/30;H01F38/12;F02P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直升机 程式 航空发动机 点火装置 | ||
一种电动直升机增程式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信号输入端子,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高压输出端,外壳内设置有高压定位块,高压定位块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线圈组件、第二线圈组件,高压定位块的下方设置有间隔块,间隔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自设置有多个间隔壁,间隔壁各自将间隔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区域,间隔块上设置有复数个连通独立的区域的导流孔,外壳内整体填充环氧树脂,在间隔块的上表面形成上部环氧树脂组合体、在间隔块的下表面形成下部环氧树脂组合体;本发明可满足电动直升机增程式航空发动机的要求,且结构较为可靠,提升了产品性能,另外适应性的结构使得各个零部件与现有产品相通用,可以满足自动生产线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火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点火线圈结构均是针对汽车发动机,无法直接应用于电动直升机增程式航空发动机中,由于汽车发动机与电动直升机增程式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和性能要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例如汽车发动机分组点火顺序一般为对角1-3-4-2,而电动直升机增程式航空发动机的要求为逆时针点火顺序,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点火线圈进行改变才能应用于电动直升机增程式航空发动机。
发明内容
为了对现有产品设计作相应的设计/工艺改进来满足电动直升机增程式航空发动机的要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电动直升机增程式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直升机增程式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信号输入端子,所述的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高压输出端A、高压输出端B、高压输出端C、高压输出端D,所述的高压输出端A、高压输出端B、高压输出端C、高压输出端D内分别设置有高压销,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高压定位块,所述的高压定位块的上方沿横向平行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的第一定位槽上设置有第一线圈组件,所述的第二定位槽上设置有第二线圈组件,所述的高压定位块的下方设置有间隔块,所述的间隔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自设置有多个间隔壁,所述的间隔壁各自将间隔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区域,所述的间隔块上设置有复数个连通独立的区域的导流孔,所述的外壳内整体填充环氧树脂,在所述的间隔块的上表面形成上部环氧树脂组合体、在所述的间隔块的下表面形成下部环氧树脂组合体。
优选的,所述的高压定位块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高压连接片、第二高压连接片、第三高压连接片、第四高压连接片,所述的高压定位块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高压连接片、第二高压连接片、第三高压连接片、第四高压连接片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的第一高压连接片、第二高压连接片、第三高压连接片、第四高压连接片设置在对应的定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上部环氧树脂组合体、下部环氧树脂组合体的包括一系列厚度不同的环氧树脂单元。
优选的,所述的高压定位块上设置有导流孔。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线圈组件和第二线圈组件分别包括磁芯、设置于所述的磁芯外部的初级骨架、绕设于所述的初级骨架的初级绕线、设置于初级骨架外部的次级骨架、绕设于所述的次级骨架外部的次级绕线。
优选的,所述的磁芯包括T型铁芯组件以及与所述的T型铁芯组件组合在一起的C型铁芯组件,所述的T型铁芯组件穿过初级骨架内部,所述的C型铁芯组件具有一长端和一短端,所述的T型铁芯组件的底面和长端之间固定在一起,所述的T型铁芯组件和初级骨架穿过次级骨架后与短端固定在一起,所述的C型铁芯组件、T型铁芯组件整体构成完成磁路。
优选的,所述的C型铁芯组件的长端的侧面通过磁铁和T型铁芯组件的底面吸附在一起,所述的T型铁芯组件的顶端通过磁铁和C型铁芯组件的短端的顶面吸附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线圈组件和第二线圈组件的初级骨架上设置有初级卡线槽,所述的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初级连接片,所述的初级连接片插入初级卡线槽中与初级绕线相连接,所述的信号输入端子与初级连接片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凯迪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凯迪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16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