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Cr-Ti-Zr系合金及铜带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1799.X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0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慧稳;牛立业;刘月梅;万建;张书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F1/08;B21C3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常晓虎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 cr ti zr 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u‑Cr‑Ti‑Zr系合金及铜带加工方法,合金组分含量为:0.1wt.%‑0.8wt.%的Cr,0.01wt.%‑0.20wt.%的Ti,0.001wt.%‑0.2wt.%的Zr,0.002wt.%‑0.20wt.%的Ag,0.02wt.%‑0.07wt.%的Si,0.001wt.%‑0.05wt.%的P,0.02wt.%‑0.20wt.%的Fe,0.005wt.%‑0.10wt.%的Mg;Ni、Mn、Sn、Ce、Zn、Al、Sr、Co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其总含量不超过0.15wt.%;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铜带加工方法的步骤包括配料、熔炼、铸造、锯切、加热、热轧、固溶、铣面、轧制、时效退火、清洗、性能检测、成品剪切和包装入库。本发明的铜合金材料以及铜带,具有强度高、导电性能优良、弯曲性能以及抗应力松弛性能优良等优势,并且材质的化学成分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u-Cr-Ti-Zr系合金及铜带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工程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电连接器作为关键的基础零部件之一被广泛应用。同时电连接器部件在小型化、高通流能力、高插拔次数、耐热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等方面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对使用的材料有新要求,需要抗拉强度高(Rm≥540Mpa)、导电性好、延伸率高、折弯性能好、应力松弛低等方面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铜材,其中抗拉强度Rm≥540Mpa、导电率≥80%IACS、延伸率A50≥9%、90°弯曲R/t=0.5时不产生裂纹、在80-180℃条件下施加初始应力Rp0.2的30%-80%保持100-2400小时的条件下,应力松弛率不大于20%。
因此制备出满足使用要求的电连接器用高性能铜带难度很大,需要对材料进行改性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u-Cr-Ti-Zr系合金及铜带制备方法,通过对合金成分、生产流程、工艺方法的改造,满足材料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u-Cr-Ti-Zr系合金,合金组分含量为:0.1wt.% -0.8wt.%的Cr,0.01wt.% -0.20wt.%的Ti,0.001wt.%-0.2wt.%的Zr,0.002wt.% -0.20wt.%的Ag,0.02wt.% -0.07wt.%的Si,0.001wt.% -0.05wt.%的P,0.02wt.% -0.20wt.%的Fe,0.005wt.% -0.10wt.%的Mg;Ni、Mn、Sn、Ce、Zn、Al、Sr、Co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其总的含量不超过0.15wt.%;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铜带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所述Cu-Cr-Ti-Zr系合金的合金组分含量进行配料;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制备的配料进行非真空熔炼,并使用石墨粉或石墨块与脱水木炭混合后对配料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不小于200mm,在熔炼炉充入保护气体后进行熔炼,直至将配料熔化成1150~1380℃的熔液,然后将所得熔液转入保温炉静置,除去上浮的渣子,接着取样分析其中的元素成分,根据所述合金组分含量进行成分调整,并根据微量元素的烧损情况,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保证熔液成分符合第一步中合金组分含量;
第三步,利用第二步所得的熔液进行铸造,铸造时采用硼砂、碳黑或保护气体对结晶器内熔体进行覆盖;
第四步,在锯床上按照所需长度对第三步所得铸锭进行锯切;
第五步,利用步进式加热炉对第四步锯切后的铸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780~980℃,加热时长2-6小时,采用阶梯式加热,消除所述的复杂合金在铸造时产生的铸造应力,避免加热时铸锭开裂,保温3-7小时铸锭受热均匀后出炉;
第六步,铸锭在加热出炉后,去除表面氧化皮,在热轧设备上进行铸锭开坯热轧,热轧带坯总加工率≥90%,总道次7-11个,终轧温度不低于620℃,热轧后立即实行在线淬火固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未经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17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