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鼻喉科用取异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1808.5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7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峰 |
主分类号: | A61B17/24 | 分类号: | A61B17/24;A61B17/50;A61F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铂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1 | 代理人: | 陈晓蕾 |
地址: | 25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科 异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耳鼻喉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取异物装置,包括拉绳、软管和连杆,所述连杆的右端设置有握把组件,所述连杆的左端设置有钳头,所述握把组件包括握把和滑件,所述钳头包括主钳头、副钳头组件和扭簧,所述副钳头组件包括转筒,所述转筒的前后两端壁均焊接有铰柱,所述转筒的右壁设置有气嘴和绳孔二,所述转筒的左侧连接有副钳头,所述副钳头的底壁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的底壁槽腔嵌有滤片,拉动滑件即可拉动拉绳,使钳嘴闭合,以便在钳嘴闭合过程中对异物进行夹取,配合外界的医用气泵,方便对嵌槽抽气,使嵌槽形成负压,对被夹取的异物进行吸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鼻喉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科用取异物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即耳鼻咽喉科,原为“五官科”,后经历卫生部改革之后正式命名为“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分类主要从耳朵、鼻子、咽喉这几个部位常发生的一些疾病来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应为各种意外,导致异物进入耳朵、鼻子、咽喉之中。当人们耳朵、鼻子或咽喉进入异物后,便需要在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让医护人员将患者耳朵、鼻子或咽喉的异物取出。
医护人员在取异物时,通常使用膝状钳、枪状钳、耵聍钩等医疗器械进行取物,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膝状钳、枪状钳这类医用嵌,其是通过剪力交叉作用对异物进行夹取,耵聍钩则是通过挖取方式进行异物的清理,对于一些软滑的异物而言,挖取或者夹取过程容易滑脱,不利于医护人员对异物进行挖取或者夹取;
二、需要医护人员用手指撑开膝状钳、枪状钳这类医用嵌的把手打开钳嘴,并通过捏握把手闭合钳嘴,较为费力,尤其是遇到不配合的儿童患者,容易使医护人员指部疲劳。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取异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取异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膝状钳、枪状钳这类医用嵌,其是通过剪力交叉作用对异物进行夹取,耵聍钩则是通过挖取方式进行异物的清理,对于一些软滑的异物而言,挖取或者夹取过程容易滑脱,不利于医护人员对异物进行挖取或者夹取;需要医护人员用手指撑开膝状钳、枪状钳这类医用嵌的把手打开钳嘴,并通过捏握把手闭合钳嘴,较为费力,尤其是遇到不配合的儿童患者,容易使医护人员指部疲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用取异物装置,包括拉绳、软管和连杆,所述连杆的右端设置有握把组件,所述连杆的左端设置有钳头。
所述握把组件包括握把和滑件,所述钳头包括主钳头、副钳头组件和扭簧。
所述副钳头组件包括转筒,所述转筒的前后两端壁均焊接有铰柱,所述转筒的右壁设置有气嘴和绳孔二,所述转筒的左侧连接有副钳头,所述副钳头的底壁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的底壁槽腔嵌有滤片。
优选的,所述连杆为圆柱杆,所述连杆共两组,两组所述连杆呈前后对称状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左部杆体开设有拉槽,所述拉槽槽腔的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拉槽槽腔的左侧腔壁中部开设有穿引孔,所述握把的左端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杆的右端固定焊接在安装孔的孔腔中,所述握把的左端壁设置有管耳。
优选的,所述拉槽贯穿握把杆体的上下两壁,,所述滑槽共两组,两组所述滑槽呈前后对称状设置,所述穿引孔贯穿握把的左端壁,所述安装孔共两组,两组所述安装孔呈前后对称状设置,且安装孔处于穿引孔的下方,所述管耳位于穿引孔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滑件位于拉槽的槽腔中,所述滑件的中部开设有指孔,且指孔贯穿滑件的上下两壁,所述滑件的前后两侧壁均设置有滑条,所述滑条位于滑槽的槽腔中,所述滑件的前壁中部设置有绳孔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峰,未经刘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1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