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方式的触发方法及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2759.7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7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李雪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木燕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方式 触发 方法 通信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式的触发方法及通信装置,属于定位技术领域。其中,该触发方法包括: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一定位测量参考信号;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定位反馈消息,定位反馈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是否满足视距LOS条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定位方式。该触发方法通过由源节点根据与目标节点之间是否存在LOS径,进而判断后续定位流程具体采用的定位方式,能够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基础上,避免大量的系统开销,提高定位的效率。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7月28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0740596.4、申请名称为“一种显示5G图标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式的触发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括车联网、智能驾驶、室内导航定位、智慧工厂、智能仓储都对高精度定位有强的需求。除了这些垂直行业,消费类终端设备对高精度定位也有新的需求,包括物品定位跟踪、精准数据传输、智能支付、智能推送、智能钥匙等。
在很多场景下,待定位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并不需要相互之间的绝对定位信息(如绝对坐标)而只需要相对定位信息(如距离信息或角度信息)。但实际的很多场景下,有相对定位需求的双方之间并不存在视距(line of sight,LOS)径,从而会降低相对定位的定位精度。但与此同时,虽然相对定位双方之间并不存在LOS径,但如果能够基于周围设备的协作,则可以通过必要的信令交互人为的构建存在LOS径的多跳协作方式。协作定位能够突破相对定位中LOS径的限制,进一步提高非视距(non line of sight,NLOS)环境下相对定位的定位精度。然而,随着参与协作定位节点的增多,又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定的系统开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定位方式的触发方法,通过由待定位的源节点基于与目标节点之间的LOS径存在状态,结合定位能力,确定采用与当前场景适用的相对定位方式或协作定位方式,能够解决系统开销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方式的触发方法,应用于源节点,包括: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一定位测量参考信号;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定位反馈消息,所述定位反馈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是否满足视距LOS条件;当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不满足所述LOS条件时,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采用协作定位;当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满足所述LOS条件时,根据所述源节点和/或所述目标节点的定位能力,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定位方式。
其中,源节点可以为待定位的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数据卡、传感器等设备。
可选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可以通过3GPP侧行链路(sidelink)通信,或者通过Wi-Fi、蓝牙、超宽带UWB等方式进行通信。
可选地,第一定位测量参考信号可以是本文中所说的用于定位测量的非周期参考信号。具体地,定位测量参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非周期PRS信号、非周期CSI-RS信号、非周期TRS信号等。
可选地,目标节点根据第一定位测量参考信号判断与源节点之间是否满足LOS径条件,并将用于指示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是否满足LOS径条件的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定位反馈消息发送发送至源节点。
应理解,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是否满足LOS条件可以指: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是否存在LOS径。其中,当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满足LOS径条件时,代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存在LOS径;当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步满足LOS径条件时,代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不存在LOS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2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