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尸胺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2944.6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曾林涛;朱北童;陈天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16 | 分类号: | C07D311/16;C09K11/06;G01N21/64;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 代理人: | 张耀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一种用于检测尸胺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探针是具有以下结构的香豆素衍生物:其中:R1、R2分别为氢质子、1~18个碳的烷基、芳基中的一种。该探针在弱碱性条件下通过识别基团与尸胺反应,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的香豆素衍生物,可实现对尸胺的增强型荧光检测,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复合信号响应的检测手段,即颜色和荧光双重响应。本发明所述的荧光探针,成本低,选择性好,可实现对鱼和肉的无创检测,在食品中尸胺的检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极具推广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鱼和肉中尸胺的浓度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颜色和荧光双重可视化信号变化来检测尸胺的浓度。
背景技术
尸胺是一种在动物身体组织腐烂时由蛋白质水解产生的具有腐臭气味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浆状液体,深度冷冻可凝固结晶。尸胺是尸臭的主要味道之一。尸胺具有腐蚀性,可被人体吸入,食入或经皮吸收,对眼睛,粘膜,皮肤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以引起烧灼伤。尸胺吸入后可能引起咽喉,支气管炎症,痉挛,水肿,肺水肿或化学性肺炎甚至导致死亡。中毒后有咳嗽,喘息,气短,咽炎,头痛,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小鼠急性经口毒性最低致死量为270mg/kg。此外,尸体中的尸胺含量是最显著的腐败指标。因此,对鱼和肉的食品安全保护是必不可少的,开放发有效检测尸胺的方法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到目前为止,检测尸胺的方法包括气-质联用,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然而,这些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样品制备过程费时费力,需要昂贵且复杂的仪器,灵敏度低一级选择性不好的等。近年来,荧光探针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实时检测和操作简易已被评估为强大的检测工具。荧光探针具有操作简便,可视化,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无创性的优点,已经成为了检测生物胺的有力工具。由于尸胺本身不能发射荧光,所以使用荧光光度法测定尸胺主要是基于荧光探针与尸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与荧光探针自身荧光性质不同的产物,根据荧光强度的变化可测得尸胺的含量。考虑到鱼和肉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开发用于快速、选择性好和高灵敏度测定食品中尸胺含量的新型荧光探针是非常重要且具有巨大挑战性的。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食品安全的保障依赖于可靠的技术检测手段,因此,开发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技术检测手段来检测鱼和肉中尸胺的需求是迫切的。所以制备性能优良的荧光探针应成为食品中尸胺现场快速检测的主流技术,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食品中尸胺含量快速检测的首选方法,更为食品生产厂家的自我监控和市场监督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食品中尸胺的工具的性能和结构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性能优良的荧光探针。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针对尸胺提供一种新的具有复合信号响应的检测手段,即颜色和荧光双重响应,两种信号相互佐证,增加可信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能用于检测尸胺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的用于同时检测尸胺的荧光探针是具有以下结构的香豆素衍生物:
其中:R1、R2分别为氢质子、1~18个碳的烷基、芳基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用于同时检测尸胺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合成路线和合成步骤为:
(1)将2,4,6-三氯苯基马来酸二酯和带有取代基R1、R2的苯酚以及有机溶剂依次加入三口圆底烧瓶中,然后将反应混合物通入氮气加热至回流反应,1-12h后反应停止,待反应混合物恢复至室温,真空抽滤除去多余的溶剂,然后将过滤残余物用有机溶剂甲苯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后得到化合物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2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