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3393.5 | 申请日: | 202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9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廖新伟;戴勇;胡挺;高晓辉;孙明亮;王志军;李德华;张志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33/06;E21B19/1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李慧琴 |
地址: | 1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控制 新型 壳体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是一种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其包括壳体、内衬套、卡箍和卡瓦,壳体为四通结构,壳体的上端口、左端口、右端口和下端口相互连通,壳体的上部内侧密封连接有内侧能够与旋转总成的中部外环台外侧密封接触的内衬套,对应内衬套位置的壳体上部外侧套装有上部位于壳体上方的卡箍,卡箍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卡箍和右卡箍。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设置卡箍、卡瓦和内衬套将旋转总成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侧,通过壳体底部设置的底连接法兰与大尺寸井口装置配合对壳体进行安装,从而在钻井时实现井口密封,使油气井进行安全的钻井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是一种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
背景技术
旋转控制头的壳体装置是提供欠平衡、控压钻井及旋转头单项服务,井口密封,保障油气井安全钻井的装置,它通常接到钻井队钻机底座下的井口装置上,但是现有的壳体不能与大尺寸井口装置配合安装,从而不能在钻井时实现井口密封,导致油气井不能进行安全的钻井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壳体不能与大尺寸井口装置配合安装,从而不能在钻井时实现井口密封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包括壳体、内衬套、卡箍和卡瓦,壳体为四通结构,壳体的上端口、左端口、右端口和下端口相互连通,壳体的上部内侧密封连接有内侧能够与旋转总成的中部外环台外侧密封接触的内衬套,对应内衬套位置的壳体上部外侧套装有上部位于壳体上方的卡箍,卡箍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卡箍和右卡箍,左卡箍的一端与右卡箍的一端铰接连接在一起,左卡箍的另一端与右卡箍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一起,卡瓦包括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左卡瓦和右卡瓦,左卡箍内侧固定安装有半圆环形且开口向右的左卡瓦,右卡箍内侧固定安装有半圆环形且开口向左的右卡瓦。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对应内衬套位置的壳体上部外侧可上下间隔设有第一外环台和下环台,对应第一外环台和下环台之间位置的壳体外侧形成下外环槽,左卡箍中部内侧和右卡箍中部内侧分别设有左半环槽和右半环槽,左半环槽和右半环槽能够形成与第一外环台相匹配的内环槽,第一外环台位于内环槽内侧,对应内环槽下方位置的左卡箍和右卡箍内侧分别设有左半环台和右半环台,左半环台和右半环台能够形成位于下外环槽内侧的内凸台,对应内环槽下方位置的左卡箍和右卡箍内侧均固定有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的第一内环台和第二内环台,左卡瓦和右卡瓦的上部外侧均设有第二外环台,左卡瓦和右卡瓦的下部外侧均设有第三外环台,对应第二外环台和第三外环台之间位置的左卡瓦外侧和右卡瓦外侧均形成上外环槽,第一内环台位于上外环槽内侧。
上述还可包括连接螺栓,左卡瓦的第二外环台上端和右卡瓦的第二外环台上端均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上螺纹孔,对应上螺纹孔位置的第一内环台上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下螺纹孔,连接螺栓的下部穿过上螺纹孔后螺接于下螺纹孔内。
上述内衬套下部内侧可设有能够阻止旋转总成向下移动的第三内环台,对应第三内环台上方位置的内衬套下部内侧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中内环槽,每个中内环槽内均设有内密封圈,内衬套内侧通过内密封圈与旋转总成的中部外环台下部外侧密封接触,内衬套中上部外侧设有第四外环台,第四外环台的中部外侧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中外环槽,每个中外环槽内均设有外密封圈,壳体上端口的上部内侧设有能够阻止内衬套向下移动的第四内环台,第四内环台的上端与第四外环台的下端相接触,内衬套固定安装在对应第四内环台上方位置的壳体上部内侧。
上述固定装置可包括液压缸、固定杆和连接杆,右卡箍的前部外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前端与液压缸的右部铰接连接在一起,液压缸内设有能够左右移动的输出轴,左卡箍的前部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前端与输出轴左端铰接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33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气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接触网连续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