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电工程高压电缆出线洞出口段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4368.9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0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邵国卫;胡正凯;杨松;应和平;谷金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H02G9/06;H02B1/20;E02D29/045;E03F5/04;E02D29/16;E02D31/0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工程 高压 电缆 出线 出口 布置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电工程高压电缆出线洞出口段布置结构,包括与主变洞连接的出线洞出口段,出线洞出口段通过具有一定长度的出线连接段与GIS楼连接;出线洞出口段包括通过混凝土结构分隔而成的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上层空间包括沿出线洞延伸方向布置的防火隔墙以及分别布置于防火隔墙左右两侧的排风排烟通道与检修巡查通道,且检修巡查通道内设置有中低压电缆沟;下层空间为沿出线洞延伸方向通长布置的高压电缆出线通道;出线连接段包括与高压电缆出线通道衔接的电缆廊道,以及设置于电缆廊道上方且与中低压电缆沟衔接的明电缆沟。本发明减小了石方洞挖和结构混凝土工程量,节省了工程投资,减小了对开关站边坡的二次扰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电工程高压电缆出线洞出口段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地形条件、机组吸出高度等因素影响,多数采用地下厂房洞室群发电模式,而采用地下厂房洞室群发电模式都面临着出线系统的布置问题,往往需要从主变洞直接引出出线洞,或出线竖井,或出线竖井结合出线洞等布置型式进行出线系统的布置,而在上述型式中,出线洞模式被大多数水电工程采用。出线洞是连接地下主变洞与地面开关站的出线通道,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功能:高压电缆出线、中低压电缆出线、排风排烟及检修巡查通道。为了满足排风排烟要求,出线洞洞口外需要设置一个排风排烟房,为了减少地面开关站的平面征地尺寸及开挖边坡范围,势必要对开关站的边坡进行二次开挖。
目前水电工程的出线洞出口多采用上、中、下三层布置的做法,从上至下依次为排风排烟通道、中低压电缆及检修巡查通道、高压电缆通道,并且还要设置楼梯段来连接出口段和内部出线洞段,三层结构设计和施工难度均比较复杂。另一方面,常规设计仍然是采用上下两层的地埋式电缆廊道来连接出线洞洞口与GIS楼,增加了结构混凝土工程量。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电工程高压电缆出线洞出口段布置结构,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工程高压电缆出线洞出口段布置结构。本发明的布置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方便、可快速布置出线电缆,并通过整合中低压电缆沟、检修巡查、排风排烟等工程,在基于实现高压电缆出线、中低压电缆出线、排风排烟及检修巡查通道等功能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了结构设计和施工难度,减小了石方洞挖和结构混凝土工程量,节省了工程投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电工程高压电缆出线洞出口段布置结构,包括与主变洞连接的出线洞出口段,所述出线洞出口段通过具有一定长度的出线连接段与GIS楼连接;
所述出线洞出口段包括通过混凝土结构分隔而成的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所述上层空间包括沿出线洞延伸方向布置的防火隔墙以及分别布置于所述防火隔墙左右两侧的排风排烟通道与检修巡查通道,且所述检修巡查通道内设置有中低压电缆沟;所述下层空间为沿出线洞延伸方向通长布置的高压电缆出线通道;
所述出线连接段包括与所述高压电缆出线通道衔接的电缆廊道,以及设置于所述电缆廊道上方且与所述中低压电缆沟衔接的明电缆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压电缆出线通道位于洞口处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排风排烟房,且所述排风排烟房紧靠中低压电缆沟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线洞出口段与出线连接段的结构内部均设置有排水沟,用于引排水围岩的渗水至洞外的排水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线洞出口段的混凝土结构与围岩之间布置透水管,围岩渗水通过混凝土结构四周的透水管进入排水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线洞出口段与出线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结构缝,且缝内设置止水铜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线洞出口段为上下两层结构的直墙圆拱形凝土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43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