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拉筋孔洞再利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桥墩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4527.5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5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郑鑫;徐文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C04B40/0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孔洞 再利用 体积 混凝土 桥墩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拉筋孔洞再利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桥墩冷却系统,包括桥墩本体内的若干个拉筋预埋管孔、循环水泵、水箱、控制器、蓄电池组、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和若干个温度感应器;若干个拉筋预埋管孔通过管线和管接头连通成一个水循环管路,该循环管路的首端与循环水泵连通,循环水泵与水箱连通,水箱与循环管路的末端连通;温度感应器设置于拉筋预埋管孔内,温度感应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电缆与循环水泵连接;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通过电缆为蓄电池组蓄电,蓄电池组通过电缆与循环水泵和控制器电连接。该冷却系统对预埋拉筋管孔进行了二次利用,可以对桥墩进行水循环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拉筋孔洞再利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桥墩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高速铁路和桥梁的铺设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桥墩施工过程中铺设内置冷却水管已经成为当前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主流施工方法。但是冷却管预埋的技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造成了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并且在进行降温的过程中,对于内外温差缺少监控措施,导致了实际水循环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基于上述问题,在充分考虑了施工的前提下,若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桥墩施工过程中残留的拉筋管孔进行二次利用,利用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特定的拉筋管孔,通过温度感应器实现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时时采集,能够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进行监控。然后通过向首尾连通的拉筋管孔注入冷却循环水,可以对桥墩进行水循环降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拉筋孔洞再利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桥墩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对预埋拉筋管孔进行了二次利用,可以对桥墩进行水循环降温,代替了通过预埋冷却水管依靠柴油发电机进行发电的传统降温措施,通过蓄电池单片机系统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时时采集,通过设定降温值来依靠单片机进行温度的识别判定,智能控制水泵的工作。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设计合理,经济适用,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拉筋孔洞再利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桥墩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桥墩本体内的若干个拉筋预埋管孔、循环水泵、水箱、控制器、蓄电池组、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和若干个温度感应器;所述的若干个拉筋预埋管孔通过管线和管接头连通成一个水循环管路,该循环管路的首端通过进水管与循环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循环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线与水箱底部连通,水箱的顶部通过回水管与循环管路的末端连通;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于拉筋预埋管孔内,温度感应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电缆与循环水泵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通过电缆为蓄电池组蓄电,蓄电池组通过电缆与循环水泵和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感应器根据拉筋预埋管孔的数量布设,或者在同一排的中间拉筋预埋管孔内均匀布设温度感应器,或者在同一排的每个拉筋预埋管孔布设至少3个温度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组内至少设置2块充电电池和1块供电电池,2块充电电池分别与风力发电装置和太阳能发电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基于拉筋孔洞再利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桥墩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对预埋拉筋管孔进行了二次利用,可以对桥墩进行智能控制水循环降温。能够保证在野外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桥墩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桥墩进行有效降温,既节省了预埋冷却水管的施工工序,也代替了通过柴油发电机进行发电的传统降温措施,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设计合理,经济适用,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单片机温度采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4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口形反螺旋刀刃式止动弹簧垫圈
- 下一篇:开口形正螺旋刀刃式止动弹簧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