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密封条发泡胶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4562.7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缑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荣南科技有限公司;吉尔泰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武汉宜南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太仓荣南密封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71/02;C08K13/02;C08K3/22;C08K3/04;C08K5/09;C08K3/26;C08J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璀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7 | 代理人: | 程琼胤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密封条 发泡 胶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密封条发泡胶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泡胶料的配方包括EPDM生胶、VESTENAMER 8012、N550、氧化锌、硬脂酸、轻质碳酸钙、白油、PEG4000、氧化钙、硫化体系、ADC和OBSH‑75。制备方法包括一段混炼、二段混炼、挤出等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胶料除满足基本物理机械性能,装配要求外,主要是提供替代尾门密封条不干胶的密封作用和降低车内VOC来源、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本发明可以更好的适应汽车车内环境要求,和工艺优化降低制造成本,该胶料可替代尾门行李箱不干胶起到密封防水作用,降低voc来源,减少生产工序,已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胶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密封条发泡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泡胶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具有发泡特性和粘结特性的胶,它主要用于建筑门窗边缝、构件伸缩缝及孔洞处的填充、密封、粘结,是依靠湿气固化的聚氨酯弹性密封发泡材料,发泡胶是将聚氨酯预聚体、发泡剂、催化剂、交联剂等填装到耐高压铁罐中,并填装丙烷等气体组成的,它分枪式和管式两种,枪式是需要专用聚氨酯发泡枪才能使用,管式配有一次性的胶管,发泡胶是一种主要用于建筑门窗边缝、构件伸缩缝及孔洞处的填充、密封、粘结,是一种依靠湿气固化的聚氨酯弹性密封发泡材料,它分枪式和管式两种,枪式是需要专用聚氨酯发泡枪才能使用,管式配有一次性的胶管,它是一种单组分、湿气固化、多用途的聚氨酯发泡填充弹性密封材料,发泡胶是将聚氨酯预聚体、发泡剂、催化剂等组分装填于耐压气雾罐中的特殊聚氨酯产品。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汽车的密封条是靠密封条的压缩变形来填充构件间的缝隙,密封条安装在钣金止口上,密封条受开闭件钣金或其他零件挤压变形,起到密闭的作用,使车门的内部与外界隔绝,不仅能防风、雨水和尘土等侵入车内,还能提高隔音和隔热性能,保持车内环境,同时还能缓和车门关闭时冲击力和车身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由于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汽车对排放也要求越来越高,节能减排成为当下主题,对于汽车组件要求高效轻便,目前常见的汽车用的普通密实密封胶条密度1.2-1.4g/cm3,密度大、减震缓冲能力也有限,且制造成本较高,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因此,发明一种汽车密封条发泡胶料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密封条发泡胶料,胶料除满足基本物理机械性能,装配要求外,主要是提供替代尾门密封条不干胶的密封作用和降低车内VOC来源、减少工序降低成本,以解决常见的汽车用的普通密实密封胶条密度1.2-1.4g/cm3,密度大、减震缓冲能力也有限,且制造成本较高,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密封条发泡胶料,包括发泡胶料的配方,所述发泡胶料的配方包括EPDM生胶、VESTENAMER 8012、N550、氧化锌、硬脂酸、轻质碳酸钙、白油、PEG4000、氧化钙、硫化体系、ADC和OBSH-75,其中各成分的份数如下:
EPDM生胶80-100份;
VESTENAMER 8012 8-13份;
N550 20-40份;
氧化锌3-8份;
硬脂酸1-2份;
轻质碳酸钙20-35份;
白油25-35份;
PEG4000 1-3份;
氧化钙1-3份;
硫化体系3.5-5份;
ADC 2-3份;
OBSH-75 2-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荣南科技有限公司;吉尔泰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武汉宜南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太仓荣南密封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荣南科技有限公司;吉尔泰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武汉宜南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太仓荣南密封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4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声学轨道角动量的超精细三维成像方法
- 下一篇:柔性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