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4758.6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0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洪彬彬;骆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安县螺阳林飞燕汽车维修中心 |
主分类号: | B21D1/12 | 分类号: | B21D1/12;B21D1/06;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凹陷 变形 修复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支撑台、蒸汽机和真空泵,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贯穿支撑台的连管,所述蒸汽机通过进汽管与连管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气缸能够带动吸气罩移动,通过吸气罩能够与凹陷处接触,然后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启动蒸汽机,蒸汽机就会产生热蒸汽,热蒸汽就会通过进汽管、连管、主管进入吸气罩内对凹陷处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真空泵启动,真空泵将吸气罩内的空气抽离,吸气罩就会将汽车凹陷处吸住,然后通过气缸的拉动带动吸气罩移动,完成修复,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知气缸的拉力,防止拉力过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维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维修中最为常见的维修就是这辆的外皮被碰撞后发生凹陷与掉漆,对于一部分较小的凹陷可以直接进行修复,而对于凹陷的修复方式主要是通过外力将凹陷处往外吸,使得汽车外皮复原,在吸附前通常会对凹陷处进行加热,但是在冬天天气较冷,加热后在进行吸附时,加热处温度降低的较快,不利于修复,因此本申请设置了一种新型的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汽车钣金修复方式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支撑台、蒸汽机和真空泵,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贯穿支撑台的连管,所述蒸汽机通过进汽管与连管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通气管与连管连接,所述进汽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连管与修复结构连接;所述修复结构包括与连管连接的主管,所述主管远离连管的一端设置有吸气罩。
优选的,所述修复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车体上的支撑板,所述主管贯穿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吸气罩连接。
优选的,所述修复结构还包括与气缸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应力面与定位板连接,所述定位板通过若干连杆与定位斗连接,所述吸气罩贯穿定位斗并与定位斗连接,且主管贯穿安装板、定位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工控机和控制面板,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控制面板、蒸汽机、第一电磁阀、真空泵、第二电磁阀、气缸、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推把。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能相对于气压杆左右移动,所述气压杆的内部设置有高压气体,所述转动杆能相对于上移动套和下移动套转动,所述推拉杆能相对于转动杆转动,所述推拉杆能相对于定位板转动,所述推动杆能相对于安装板转动,所述伸缩杆能相对于安装板转动,所述上移动套的材质为柔软的天然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撑起套为分层结构,所述连接管的下端端口连接在主管表面,所述贴合软套为软管且受到挤压会发生形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气缸能够带动吸气罩移动,通过吸气罩能够与凹陷处接触,然后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启动蒸汽机,蒸汽机就会产生热蒸汽,热蒸汽就会通过进汽管、连管、主管进入吸气罩内对凹陷处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真空泵启动,真空泵将吸气罩内的空气抽离,吸气罩就会将汽车凹陷处吸住,然后通过气缸的拉动带动吸气罩移动,完成修复,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知气缸的拉力,防止拉力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安县螺阳林飞燕汽车维修中心,未经惠安县螺阳林飞燕汽车维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4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磺回收装置余热利用系统
- 下一篇:基于参数重要性增量学习的语义分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