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机的调度策略及超融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5566.7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2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黄茂峰;杨帅麒;雷准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云数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 |
代理公司: | 苏州友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1 | 代理人: | 储振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机 调度 策略 融合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机的调度策略及超融合系统,该调度策略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配置虚拟机的第一电子设备所形成的资源池的使用情况;为虚拟机独立配置对资源池的资源的占用度阈值;确定虚拟机对资源池的占用度是否超过占用度阈值;当虚拟机对资源池的占用度超过占用度阈值时,根据轮询预测访问请求所需资源并结合响应访问请求所对应虚拟机在当前状态中所占用的资源,确定对虚拟机执行虚拟机调度的延迟时间,以在达到延迟时间后确定是否执行虚拟机调度。通过本发明,解决了超融合系统场景中所配置的虚拟机在调度过程中所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从而最终实现了对第一电子设备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调度,提高了执行虚拟机调度的合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融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机的调度策略及超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超融合系统基于超融合架构(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备份软件、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等元素,而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超融合系统中通常设置至少三个物理态的宿主机(即“超融合节点”或者“节点”),并在宿主机中定义出控制节点、存储节点、网络节点及计算节点。
超融合系统通过企业级分布式存储,整合X86服务器本地存储资源,形成存储资源池,提供虚拟机及业务数据的存储服务。虚拟机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超融合节点的负载不均,从而导致业务效率低下,并造成资源浪费。超融合节点本质上属于物理节点,如果频繁地在多个超融合节点之间执行虚拟机调度,会发生NUMA(None Uniform MemoryAccess)迁移。如果一个NUMA上的CPU占有率比较高,会暂时迁移一个虚拟机到另一个NUMA上。当之前的NUAM在很短的时间变得不忙的时候,那么系统会再次迁移虚拟机到原来的NUMA上。前提是不会导致CPU的负载不均衡。这是因为虽然虚拟机调度到另一个NUMA上,但是该虚拟机访问的内存还在前面的NUMA上。在vsphere4以及之前的版本中,客户机的内核不能够看到物理NUMA的硬件拓扑结构。导致客户机分配内存的时候会随意分配,那么就会导致CPU跨NUMA访问了内存,由此导致对虚拟机的创建、迁移、删除、备份等操作显得比较随意,并直接导致超融合节点中的CPU及内存的分配不是很合理。
同时,申请人经过检索后还发现公开号为CN10368556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IaaS平台虚拟机调度算法”。该现有技术旨在云计算平台容量有限的场景中,对云计算平台容量不多于请求量的情况下对请求进行调度。该现有技术在执行虚拟机调度过程中需要更换虚拟机所依赖的宿主机,由此导致在虚拟机发生调度并迁移至新的宿主机过程中,整个虚拟机所依赖的环境变量及配置参数都需要进行修改,这不仅会耗费大量的资源数据,还存在对用户下发的访问请求的响应出现一定的延迟的缺陷,由此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同时,该现有技术所揭示的虚拟机的调度策略有效适应超融合系统的应用场景,并且现有技术没有揭示用户发起的访问请求执行主动调度。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超融合系统中所形成的虚拟机的调度策略、装置及超融合系统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虚拟机的调度策略及超融合系统,用以对现有技术中超融合系统中所配置的虚拟机的调度策略予以改进,用以解决超融合系统场景中所配置的虚拟机在调度过程中所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防止虚拟机在超融合系统环境中在被执行调度过程中所出现的无法有效地响应用户请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机的调度策略,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配置虚拟机的第一电子设备所形成的资源池的使用情况;
S2、为虚拟机独立配置对资源池的资源的占用度阈值;
S3、确定虚拟机对资源池的占用度是否超过所述占用度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云数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云数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55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