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切换加热辊的预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7252.0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程祖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中港化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21/00 | 分类号: | D06C21/00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罗佩芝 |
地址: | 3180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切换 加热 预缩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切换加热辊的预缩机,机箱的内部下部升降设置有张紧辊;一对辅助辊位于一对传送驱动辊之间;一对辅助辊、一对传送驱动辊和张紧辊上设置有橡胶毯;切换装置包括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前后支撑板;一对前后支撑板升降设置在机箱内部上部;一对前后支撑板位于橡胶毯的前后两侧;一对前后支撑板之间旋转设置有中空的正多边形柱状的中心连接柱;中心连接柱的每个端面的前后端分别成型有旋转支撑板;同侧的一对旋转支撑板之间旋转设置有加热辊;各个加热辊的直径均不相同;最下端的加热辊向下压住一对辅助辊之间的橡胶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缩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切换加热辊的预缩机。
背景技术
预缩机是利用机械和物理方法改善织物中纱线的织缩状态,使织物的纬密和径向织缩增加,从而稳定面料的缩水率、提高面料品质和尺寸稳定性、改善面料物理性能或保护面料表面质量,现有的预缩机都是直接在给布辊和出布辊间下压加热辊,给布辊、出布辊和加热辊三者的位置不变,这样布料加热时间不变,而不同的布料的缩水率不同,这样导致不同的布料预缩效果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现有的预缩机布料加热时间无法调整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旋转切换加热辊的预缩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转切换加热辊的预缩机,包括机箱和切换装置;机箱的左侧壁上部成型有进料口、右侧壁上部成型有出料口;机箱的前后侧壁之间旋转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辅助辊和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传送驱动辊;机箱的内部下部升降设置有张紧辊;一对辅助辊位于一对传送驱动辊之间;一对辅助辊、一对传送驱动辊和张紧辊上设置有橡胶毯;切换装置包括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前后支撑板;一对前后支撑板同步升降设置在机箱的内部上部;一对前后支撑板位于橡胶毯的前后两侧;一对前后支撑板之间旋转设置有中空的正多边形柱状的中心连接柱;中心连接柱的每个端面的前后端分别成型有旋转支撑板;同侧的一对旋转支撑板之间旋转设置有加热辊;各个加热辊的直径均不相同;最下端的加热辊向下压住一对辅助辊之间的橡胶毯;辅助辊和相邻的传送驱动辊之间的橡胶毯水平设置并且橡胶毯的上表面与出料口和进料口的下侧壁平齐;机箱的内顶壁左端设置有喷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中心连接柱的每个侧壁上均成型有若干内外贯穿的均匀分布的排气孔;中心连接柱的内腔与外部的抽气装置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中心连接柱为方形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机箱的前后侧壁中部分别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导向支撑板;导向支撑板与机箱的内顶壁之间成型有竖直导向杆;前后支撑板竖直套设在相应侧的一对竖直导向杆上;机箱的前后侧壁中部分别成型有竖直驱动支撑板;竖直驱动支撑板与机箱的上侧壁之间枢接有竖直驱动螺纹杆;机箱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竖直驱动电机;竖直驱动螺纹杆的上端与竖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前后支撑板螺接在相应侧的竖直驱动螺纹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后侧的前后支撑板的前端面上固定有切换电机;中心连接柱的旋转中心轴后端与切换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机箱的左右侧壁下部分别成型有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上枢接有竖直设置的下螺纹杆;机箱的下侧壁上固定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下驱动电机;下螺纹杆的下端与相应侧的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一对下螺纹杆上竖直套设并且螺接有下升降板;下升降板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下旋转支撑板;张紧辊上固定有同轴设置的圆柱状的下中心柱;下中心柱的前后两端分别旋转设置在相应侧的下旋转支撑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通过切换不同直径的加热辊可以控制布料的加热时间,有利于布料的收缩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中港化建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中港化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7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