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7979.9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霞;王新刚;王旭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63 | 分类号: | G02F1/13363;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边晓红 |
地址: | 2153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制造 方法 |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液晶层,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设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液晶层包括第一液晶分子,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补偿层,补偿层的光程与第一液晶分子的光程形成互补,补偿层设于液晶层,补偿层由按第一方向配向的第二液晶分子组成,第一液晶分子按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配向。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制造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由于在液晶层设置了补偿层,可对第一液晶分子的光程进行补偿,从而可大大改善液晶显示面板的大视角的色偏问题;由于补偿层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内部,因此补偿层不会脱落,大大提高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在平板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夹置在两者之间的液晶层。然而,液晶显示面板普遍存在大视角下的色偏问题,尤其随着近年来液晶显示面板大尺寸、高解析度的发展趋势,液晶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愈发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减少色偏、且可靠性较高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液晶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液晶层包括第一液晶分子,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补偿层,所述补偿层的光程与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光程形成互补,所述补偿层设于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所述补偿层由按第一方向配向的第二液晶分子组成,所述第一液晶分子按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配向。
进一步地,所述补充层设置在所述液晶层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或者,所述补偿层设置在所述液晶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或者,在所述液晶层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和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补偿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晶分子为平面转换液晶,所述第二液晶分子为垂直排列液晶。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液晶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液晶层包括第一液晶分子,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补偿层,所述补偿层的光程与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光程形成互补,所述补偿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或者所述第二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薄膜晶体管、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设于所述第一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像素电极间隔设置,当所述补偿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时,所述补偿层覆盖于所述像素电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上电极、色阻层和遮光层,所述上电极设于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色阻层设于所述上电极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遮光层设于所述色阻层的相邻色阻之间,当所述补偿层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时,所述补偿层设于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色阻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补偿层包括补偿膜和配向膜,所述配向膜用于对所述补偿膜的液晶分子进行配向。
进一步地,所述补偿层的光程差为300纳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中仅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配向膜,将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置并组装在一起;
将液晶分子注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包括第一液晶分子和第二液晶分子,通过所述配向膜对所述第一液晶分子配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79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