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力式消能导流装置及弯道式溢洪道导流阵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8830.2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姜晓天;李俊萱;庄紫龙;钟玉娇;梁其宇;赵德海;朱云鸿;吴燕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E02B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万永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力 式消能 导流 装置 弯道 溢洪道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消能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主体和导流头部,所述导流头部的一端和导流主体连接;
所述导流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设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第一顶板、设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远离到头部一侧的后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竖直设置;
所述导流头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头部侧板和第二头部侧板以及设于第一头部侧板和第二头部侧板上的第二顶板,所述第一头部侧板远离导流主体的一端和第二头部侧板远离导流主体的一端相互靠近形成三角形,所述第一头部侧板的上边缘的高度由远离导流主体的一端向靠近导流主体的一端逐渐增大至与第一侧板的上边缘等高,且所述第一头部侧板的上边缘呈弧形,所述第二头部侧板与第一头部侧板沿导流主体的中轴线对称。
2.一种弯道式溢洪道导流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溢洪道规格尺寸,将弯道式溢洪道分为若干段上游初始段、中部弯段和下游段;
步骤二、确定导流装置在溢洪道内的分布,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沿溢洪道边线方向设置,并使所述导流装置的导流头部朝向上游初始段,所述导流装置的导流主体朝向下游段,所述导流装置的导流头部向溢洪道外侧偏转并与溢洪道中轴线形成5-10°角;
步骤三、将导流装置安装固定到溢洪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溢洪道导流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包括确定所述上游初始段内的导流装置的分布,在所述上游初始段内,将多个导流装置从溢洪道外侧等距离间隔排列至溢洪道内侧,位于中间位置的导流装置设于溢洪道的中轴线位置,且位于中间位置的导流装置的导流头部位于溢洪道中轴线和上游初始段的起点线的交点处,靠近溢洪道内侧的导流装置逐渐向靠近下游段设置,靠近溢洪道外侧的导流装置逐渐向远离下游段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溢洪道导流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还包括确定所述弯段内的导流装置的分布,取五个导流装置,先将取两个导流装置分别沿靠近上游初始段至靠近下游段的方向设置,然后取第三个导流装置设于靠近溢洪道中轴线的位置,接着取第四个导流装置设于溢洪道中轴线的位置,最后取第五个导流装置设于靠近溢洪道内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溢洪道导流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还包括确定所述下游段的导流装置的分布,取五个导流装置,五个导流装置分为前后两排,按前排两个后排三个的排列方式交叉布置导流装置,前排两个导流装置对称布置在溢洪道中线两侧,后排中间的导流装置布置在溢洪道中线上,剩余两个对称布置在溢洪道中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溢洪道导流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布置有导流装置的溢洪道处的底板的混凝土凿除掉,形成用于安装导流装置的凹槽;
S32、将所述导流装置安装到所述凹槽内,并将所述导流装置的导流头部与溢洪道底板的钢筋焊接,对所述导流装置的导流主体的底部进行钻孔植筋,将植筋与导流装置的导流头部焊接;
S33、导流装置固定到凹槽内后,在凹槽边缘填充改性环氧树脂,并将溢洪道底板的旧混凝土表面凿毛后用水冲洗干净后,在底板表面涂抹水泥砂浆,使导流装置被固定在凹槽内;
S34、向导流装置的导流主体内浇灌混凝土;
S35、待导流主体内的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拆除导流装置的导流主体,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时洒水养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溢洪道导流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的导流主体从靠近导流头部向远离导流头部的方向分别间隔设置一号浇灌孔、二号浇灌孔和三号浇灌孔;
所述S3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浇筑第一阶段,关闭一号浇灌孔,打开二号浇灌孔和三号浇灌孔,从二号浇灌孔向导流主体内浇筑混凝土,至混凝土到达三号浇灌孔高度;
浇筑第二阶段,关闭三号浇灌孔,打开一号浇灌孔、二号浇灌孔,从一号浇灌孔向导流主体内浇筑混凝土,至混凝土到达二号浇灌孔高度;
浇筑第三阶段,保持三号浇灌孔关闭,关闭二号浇灌孔,从一号浇灌孔向导流主体内浇筑混凝土至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88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