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赫兹抗菌杯式口罩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8888.7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1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邱童;张小平;韩燕仓;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意匠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A41D31/14;A41D31/30;D01F6/46;D01F1/10;D06M11/79;D04H3/007;D04H3/14;D04H1/46;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史玉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赫兹 抗菌 口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太赫兹抗菌杯式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连接的1层外层纺粘无纺布,2~4层中间熔喷布,1层内层针刺棉。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抗菌杯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纺粘无纺布的克重为40~80gsm,含0.5%~2%质量分数的太赫兹天然矿物;所述的内层针刺棉的克重为180~280gsm,含0.5%~2%质量分数的太赫兹天然矿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抗菌杯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纺粘无纺布制备原料包括PP切片和太赫兹功能PP母粒,PP切片与PP母粒的重量比为(5~9):1;所述的PP母粒制备原料包括太赫兹天然矿物、聚丙烯;太赫兹天然矿物和聚丙烯的重量比为(0.1~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抗菌杯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20~50g/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抗菌杯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刺棉制备原料包括短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抗菌杯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纤维线密度为0.8~5dtex,长度小于70mm的短聚酯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意一种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抗菌杯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赫兹天然矿物选自长石、麦饭石、电气石、角闪石、赭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0.3THz-2.5THz的太赫兹发射率为0.90-0.99。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意一种太赫兹抗菌杯式口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太赫兹天然矿物进行粉碎和研磨得到太赫兹天然矿物纳米颗粒;
S2、将S1中得到的太赫兹天然矿石纳米颗粒与所述聚丙烯混合均匀后造粒得到所述太赫兹功能PP母粒;
S3、将S2中制得的太赫兹功能PP母粒与所述PP切片混合一次成型所述外层纺粘无纺布;
S4、将S1中得到的太赫兹天然矿石颗粒配制成纳米矿物水分散液;
S5、将S4中配制的纳米矿物水分散液以喷雾的形式均匀喷涂到所述短纤维表面;
S6、将S5中得到的表面喷涂有太赫兹天然矿物的短纤维通过针刺棉热压工艺制备得到所述内层针刺棉;
S7、将所述外层纺粘无纺布、中间熔喷布、内层针刺棉通过杯型口罩机制备太赫兹抗菌杯式口罩。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抗菌杯式口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得到太赫兹天然矿物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300nm。
10.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太赫兹抗菌杯式口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矿物水分散液的固含量为15%~30%,所述短纤维表面喷涂量为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意匠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高意匠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88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