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的装配方法及电机转子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9181.8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0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平;蔡甲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H02K1/2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方菲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子 结构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机转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的装配方法及电机转子结构。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片硅钢散片沿轴向依次叠加形成转子铁芯;沿转子铁芯圆槽内壁向进行激光焊接,将多片硅钢散片沿轴向焊接在一起;对焊接完毕的转子铁芯进行退火处理;将退火处理完毕后的多个转子铁芯依次由压力机压入电机转轴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硅钢片散片连接成转子贴芯,从而避免在铁芯端面形成局部铆接凸点,避免多段贴芯压装后,形成铁芯端面之间的间隙,有效避免了电机电磁有效长度的降低,最终保证了电机轴扭矩的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转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的装配方法及电机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是电机的心脏部件,是传递电机扭矩的核心零部件,它主要由多段转子铁芯、磁钢或绕组以及轴等主要零件组成。其中转子铁芯主要由多个硅钢片叠加而成。硅钢片在新品试制期由于方案未定型,考虑到费用问题,一般不会采用铆接冲压模型,而是采用线切割成散片,再采用一定的制造工艺方法连接成长度一定的转子铁芯。
目前,常用的工艺连接法法是在硅钢片上设计铆接孔(或销孔),然后在铆接孔(或销孔)中穿过铆钉(或销钉),将硅钢散片连接成转子铁芯,再在转子铁芯端面铆紧。但这样会在铁芯端面形成多个局部铆接凸点,当将多段铁芯压装到一起时,铁芯与铁芯端面之间会出现间隙,该间隙会影响电机的有效磁路长度,造成电机性能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的装配方法及电机转子结构来解决上述电机转子铁芯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间隙从而影响电机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片硅钢散片沿轴向依次叠加形成转子铁芯;
2)、沿转子铁芯圆槽内壁向进行激光焊接,将多片硅钢散片沿轴向焊接在一起;
3)、对焊接完毕的转子铁芯进行退火处理;
4)、将退火处理完毕后的多个转子铁芯依次由压力机压入电机转轴上。
进一步,步骤1)中,多片硅钢散片沿轴向依次叠加时,预先安装的硅钢散片外端面通过工装固定;多片硅钢散片叠加完毕后,铁芯的两端通过压力机压紧。
进一步,步骤2)中,硅钢散片的内圆布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圆槽焊接点,相邻的两个多片硅钢散片通过对应的圆槽焊接点进一步焊接固定。
进一步,步骤3)中,对转子铁芯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为240~260℃,加热时间为0.8~1小时,加热完毕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进一步,步骤4)中,转子铁芯与电机转轴间隙配合,并使得硅钢散片内圆上的凸出方形键与电机转轴上的卡槽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硅钢散片为环形零件,所述硅钢散片厚度为0.3~0.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硅钢片散片连接成转子贴芯,从而避免在铁芯端面形成局部铆接凸点,避免多段贴芯压装后,形成铁芯端面之间的间隙,有效避免了电机电磁有效长度的降低,最终保证了电机轴扭矩的输出。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该电机转子结构由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的装配方法制造而成;所述电机转子结构包括电机转轴以及多个转子铁芯;多个所述转子铁芯沿轴向依次设置在电机转轴上;每个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多片沿轴向依次叠加的硅钢散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机转子结构整体结构紧凑,相邻的两个转子铁芯端面之间不出现间隙,保证了电机有效磁路长度,避免电机性能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硅钢散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91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