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角度测距仪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9374.3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郑荫钦;杨玮光;陈罗;方国成;董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3/02 | 分类号: | G01C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测距仪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角度测距仪,包括测量支杆、第一激光发射器、第二激光发射器、双轴倾角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装置;所述测量支杆的一端固定套设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通过第一转动机构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测量支杆的杆身上滑动套设有滑块,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通过第二转动机构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电连接,接收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获取的角度的电信号;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角度测距仪,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电生产运行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各类测量工作,例如判断集水井水位、确定安全距离、测量设备尺寸、建筑物高度等。这类工作虽然不要求高精度测量,但是往往具有工作地点分布广泛、被测设备结构复杂、测量条件恶劣等特点,无法进行点对点测距,或者安装自动化传感器,且在测量精度没有专业级要求时也不可能请专业观测人员现场测量。
水电厂现有测量方式主要有四类,一是使用已装设的液位传感器传感器,如水位、油位的测量等;二是由水工观测班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如大坝沉降变形监测等;三是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如手持激光测距仪进行点对点测量等;四是安装水尺目测读数,如集水井水井测量等。
(1)使用传感器自动采集则主要有超声波式、压力式、浮子机械编码式、雷达式等测量手段。但是,因为集水井水位变幅大、井内温湿度变化快、水质差导致接触式测量元件易结垢、信号传输距离远等原因,造成测量误差大、精度低,降低水电站自动化运维水平,增加了维护量,更造成严重安全风险。
(2)日常运维中所有的测量工作如果都使用高精度专业仪器测量,将大幅提公司运营成本。
(3)激光测距仪主要通过点对点、勾股定理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当工作环境不理想,如日照强烈、温差过大、或被测物体表面反光较大时,会严重影响最终测量数值。
(4)目测水尺读数的方式则需要耗费人力,当水尺被淤泥或杂物遮挡时,读数误差较大,且实时性不高,恶劣环境下读取水位人员的安全也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变角度测距仪,布置灵活,可任意放置,应用要求低,不受地面条件影响,采用角度算法实现测距,不受被测物体表面反光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技术方案一:
一种变角度测距仪,包括测量支杆、第一激光发射器、第二激光发射器、双轴倾角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装置;所述测量支杆的一端固定套设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通过第一转动机构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测量支杆的杆身上滑动套设有滑块,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通过第二转动机构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用于定位目标位置,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用于定位测量支杆杆身上不同位置到目标位置之间的角度,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用于获取对应角度的电信号;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电连接,接收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获取的角度的电信号,并根据不同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角度以及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计算测量支杆与目标位置间的位置关系;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显示位置关系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为双轴转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支杆的杆身上等距间隔开设有复数个定位孔;所述滑块通过定位螺栓和定位孔的配合固定于所述测量支杆杆身上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和键盘,所述键盘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向单片机发送指令。
技术方案二:
根据技术方案一所述的一种变角度测距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93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