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性高的量程自适应电力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9513.2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邹进;谢国强;王志成;舒展;王冠南;桂小智;潘本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12 | 分类号: | G01R15/12;G01R19/00;G01R27/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营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量程 自适应 电力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安全性高的量程自适应电力测量装置及方法。量程自适应电力测量装置包括输入装置、测量装置、输出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输入装置、测量装置、输出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测量安全识别单元和量程自动切换单元。本发明的量程自适应电力测量装置具有智能安全识别功能,确保直流系统运行安全;本发明的量程自适应电力测量装置具有量程通道自动切换功能,可以自动选择量程,免除量程选择不当的问题,更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本发明的量程自适应电力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智能安全测量识别方法和量程自动切换方法,以在保证测量安全性高前提条件下省去手动转换量程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安全性高的量程自适应电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万用表作为现代电子测量中最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对其的测量精度和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电压测量范围广,特别是在微电压、高电压及待测信号强弱相差极大情况下,既要保证弱信号测量精度又要兼顾强信号的测量范围,在许多情况下为了保证测量的实时性,测量时不可能变换测量通道的量程,传统的手动转换量程的电压表在测量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并存在以下缺陷。
一、大多数万用表的量程有档位选择,测量不同的电阻、电压和直流电流时需要转换不同的档位进行测量,因此就需要人为进行换档。
二、万用表不能自动进行筛选电阻,对于很多需要进行筛选电阻的应用场合,就需要人为的参与选择。所以在技术工程人员在使用电阻、区别电阻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三、若量程选择不当,不但会造成测量精度下降、损坏仪表,甚至造成系统故障,如在直流系统中,采用常规万用表测量支路对地电压时,当误用常规万用表的低阻档(万用表两表笔间输出内阻很小)进行测量时就会造成直流系统母线接地,当母线对地的分布电容放电的电流达到TBJ电流线圈动作的要求,则会导致跳闸回路接通进而引发事故跳闸。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万用表,以在保证测量安全性高的前提条件下省去手动转换量程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量程自适应电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性高的量程自适应电力测量装置,包括输入装置、测量装置、输出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输入装置、测量装置、输出装置连接;
所述输入装置用于连接待测元件;
所述测量装置用于对待测元件的电力参数进行测量;
所述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测量装置的测量值;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测量安全识别单元和量程自动切换单元,所述测量安全识别单元用于对待测元件的测量安全进行识别判断,所述量程自动切换单元用于将测量装置的量程切换至适合待测元件电力参数测量的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装置包括电流测量装置、电压测量装置和电阻测量装置,所述电流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流,所述电压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压,所述电阻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装置为显示屏。
进一步的,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为整个测量装置进行供电,所述供电装置采用可充电电源。
进一步的,还包括告警装置,所述告警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当测量安全识别单元识别出对待测元件的进行测量不安全时,所述告警装置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按键包括用于电力参数选择的按键、用于输出装置界面切换的按键和总开关按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量程自适应电力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9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