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浊度煤矿井下水达地表Ⅲ的处理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9691.5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平;赵剑锋;毕志斌;翟平全;邵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浊度 煤矿 井下 地表 处理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浊度煤矿井下水达地表Ⅲ的处理系统及工艺,包括混凝沉淀系统、中间水池、净水器、过滤器、超滤装置、清水池、污泥处理系统和污泥池,还包括预处理车间和深度处理车间,所述预处理车间设置有初沉装置和预沉装置,所述初沉装置连接井下水,预沉装置连接混凝沉淀系统;所述深度处理车间位于预处理车间和清水池之间,深度处理车间设置有生物滤池系统和超滤系统;通过该系统处理的煤矿井下水出水可稳定达到地表Ⅲ水质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浊度煤矿井下水达地表Ⅲ的处理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是煤炭开采、煤炭利用最大的国家,煤炭在开采过程中有大量的煤矿井下水需要排至地面,进行处理。煤矿在矿井基建的时,大多数已建成井下水处理站,一般出水指标执行煤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井下消防、洒水回用水质及其他回用标准。随着井下开采的进行,井下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也会随之提高,主要为石油类、SS、COD、NH3-H等,除此之外,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越来越严,井下水排放水质要求越来越严,出水需要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水质的要求,主要是COD、NH3-H、TP。
大多数煤矿的井下水处理系统一般均“混凝+沉淀+过滤”的处理工艺,随着井下水质的变化、出水水质要求变严,矿井水都需要进行提标改造。
煤矿井下水中SS变化较大,尤其是井下清仓时,SS浓度可高达10000mg/L左右往往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大多数煤矿井下水处理站第一个构筑物为调节池,以此来调节井下排水和地面水处理站之间的水量不平衡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所有煤矿井下水处理站的调节池主要存在2个问题:①部分调节池不具备沉淀效果,导致后续混凝、沉淀压力较大,加药量也多;②部分调节池具备沉淀功能,但排泥效果较差,污泥淤积严重。
常规处理系统可有效降低煤矿井下水中SS,一些悬浮类的COD也可随之降低,但对溶解性的COD、氨氮、溶解性石油类等没有去处效果,容易造成出水水质超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高浊度煤矿井下水达地表Ⅲ的处理系统及工艺,通过该系统处理的煤矿井下水出水可稳定达到地表Ⅲ水质标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浊度煤矿井下水达地表Ⅲ的处理系统,包括混凝沉淀系统、中间水池、净水器、过滤器、超滤装置、清水池、污泥处理系统和污泥池,还包括预处理车间和深度处理车间,所述预处理车间设置有初沉装置和预沉装置,所述初沉装置连接井下水,预沉装置连接混凝沉淀系统;所述深度处理车间位于预处理车间和清水池之间,深度处理车间设置有生物滤池系统和超滤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初沉装置包括初沉池,所述预沉装置包括预沉调节池、预沉器和预处理过滤器,所述初沉池连接有井下水,初沉池出水连接预沉调节池,初沉池的污泥出口连接有污泥井;所述预沉调节池的出水分别连接有混凝沉淀系统和预沉器,混凝沉淀系统和预沉器的出水均通入中间水池,所述中间水池的出水通入预处理过滤器,预处理过滤器出水通往生物滤池系统;
所述生物滤池系统包括有生物滤池,生物滤池进口连接有预处理过滤器,生物滤池出水连接有中间水箱,中间水箱出水连接有自清洗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出水通往所述超滤系统,所述超滤系统出水口连接有超滤产水箱,所述超滤产水箱的进水口还连接有超滤装置的出水,超滤产水箱的出水通往所述的清水池;
所述污泥井、预沉调节池、预沉器、混凝沉淀系统的污泥出口均通往污泥池。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水池设置有曝气充氧机构,所述中间水池出水还连接有净水器,净水器出口通过过滤器后通有往超滤装置,超滤装置的出水通往超滤产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池连接有污泥处理系统和反冲洗集水池,反冲洗集水池连接有所述预沉调节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96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材管理装置及存储柜
- 下一篇:车辆位置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