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模块化环网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0018.3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3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卞维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自强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56;H02B1/28;H02B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模块化 环网柜 | ||
本申请公开了种智能模块化环网柜,由多个模块单元拼接而成,每个模块单元包括柜体,在柜体内设置有电缆室和母线室,在柜体的上部还设置有一个散热室,在柜体的后端还设置有一个通风通道,通风通道分别与电缆室和母线室连通,通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的散热室内,且在出风口上设置有排风扇,在散热通道远离所述的电缆室和母线室一侧的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在散热孔上设置有一可打开的密封板,在柜体的内部以及外部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本申请能够有效地对柜体内部进行散热除湿,能够有效地阻止凝露的形成,且能够根据设定的温湿度数值自动进行散热除湿,不需要要人工进行值守,其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网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模块化环网柜。
背景技术
环网柜由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可提高供电参数和性能以及供电安全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于城市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工厂企业等负荷中心的配电站以及箱式变电站中。
目前的环网柜在其柜体上都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一般都是设置在柜体的侧面,这样的设置在正常情况是可以起到散热的效果的,但是在特殊的时节,比如梅雨季节,空气中的湿度较大,环网柜极容易受潮,使柜体里面产生凝露现象,环网柜严重受潮后,容易造成电气击穿或绝缘下降,产生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导致环网柜的电气连接处接触不良,在执行电气传动时发生环网柜拒动或乱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环网柜易受潮产生凝露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模块化环网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方法是:一种智能模块化环网柜,由多个模块单元拼接而成,每个模块单元包括柜体,在柜体内设置有电缆室和母线室,在所述的柜体的上部还设置有一个散热室,在所述的柜体的后端还设置有一个通风通道,所述的通风通道分别与所述的电缆室和母线室连通,通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的散热室内,且在所述的出风口上设置有排风扇,在所述的散热通道远离所述的电缆室和母线室一侧的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在所述的散热孔上设置有一可打开的密封板,所述的密封板通过一驱动机构控制其开闭;在所述的柜体的内部以及外部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均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的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的驱动机构以及排风扇驱动模块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柜体内部以及外部的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柜体内的温湿度以及柜体外部的温湿度,当柜体内部的温度略高但湿度不大的时候,通过牵引机构打开密封板,将散热孔打开,通过散热孔自然散热;当柜体内部温度较高,或者湿度较大的时候,启动排风扇,通过通风通道对柜体内进行除湿、散热;当检测到柜体外部的湿度较大的时候,则需要关闭散热孔,防止外部湿气进入柜体内,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起到对环网柜降温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防治凝露的生成,消除了设备的安全隐患,其通过主控模块进行控制,能够根据设定的温湿度数值自动进行散热除湿,不需要要人工进行值守,其自动化程度高。
可选的,在所述的散热室的顶部还设置有一个可打开的顶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散热室的顶部采用可打开的顶盖,当打开顶盖的时候,可以将热量以及湿气直接排出道空气中,提高了散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的顶盖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的散热室连接,另一端通过一个升降气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提升带动顶盖能够快速地打开,当气缸回位时,将顶盖关闭。
可选的,在所述的散热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各个模块拼接的上连接孔,且在所述的上连接孔上设置有堵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散热室的侧壁上设置上连接孔,通过将各个模块上的连接孔对齐,在连接孔上采用螺栓连接,即可完成两个相邻的模块的固定,且安装的部位在散热室的侧壁,不会对柜体内的元器件造成任何的影响,通过设置堵头,在两侧的模块未与其它模块连接的部分,采用堵头将其堵住,能够将使其密封,防止散热室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自强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自强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0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