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网事故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0334.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5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宋士瞻;王传勇;张健;韩蓬;康文文;杨凤文;王坤;王为帅;李森;张建华;侯文;张瑞;仇翠;柳涛;潘明;夏清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15;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王普慧 |
地址: | 27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电网 事故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预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网事故预测方法。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网事故预测方法,其中,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大数据采集;输入大数据,步骤2:大数据清洗;去除人为因素造成的电网运行异常,经过数据清洗的数据矩阵记为S’;步骤3:大数据归一化;对步骤2得到数据矩阵S’进行归一化;步骤4:数据分类;计算执信并判断有效性;步骤5:提取关键信息;根据阈值提取关键信息;步骤6:新数据预测;用提取的关键信息进行新数据预测。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本发明将产生电网事故的原因分为若干类,分别对各类内容进行大数据统计计算,用计算结果预测本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电网事故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网事故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电力对于工业来说就像血液对于人体的地位。为了保证电力的有效供应,国家兴建了从国家到地方的一系列电网。电网中既有燃煤发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发电厂,也有普通用户、工业用户等用电单元,还有输电线、变压器等电力传输设备。虽然电力部门尽力的做好相关保障工作,但是电网中仍存在电压不稳,谐波干扰,频率波动等电网污染问题。造成电网污染的问题归结起来大致包含以下几种情况:(1)最终用户用电量突变,例如突然有大型用电设备启动;(2)季节性用电高峰,例如夏天几乎家家都开空调;(3)突发自然灾害,例如大风,雨雪,闪电造成线路损坏;(4)人为造成的意外,例如因其他原因施工意外损坏电网等。
现有技术几乎都是发生电网污染或事故时采取补救措施,而没有很好的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进行预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网事故预测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网事故预测方法,其中,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大数据采集
输入大数据,
步骤2:大数据清洗
去除人为因素造成的电网运行异常,
经过数据清洗的数据矩阵记为S’;
步骤3:大数据归一化
对步骤2得到数据矩阵S’进行归一化;
步骤4:数据分类
计算执信并判断有效性;
步骤5: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阈值提取关键信息;
步骤6:新数据预测
用提取的关键信息进行新数据预测;
步骤7:根据分类结果,做提前预处理
根据事件所属类别特点,采取对应的预处理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网事故预测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包括,
输入的数据包括电网的负荷、用电量、天气情况、用户信息、电网运行情况,输入的数据以时间为依据进行整理,即相同时间点的数据作为一组,假设共有n个时间点的数据,共有m个输入参数,则可以得到数据矩阵S;
其中第一列对应电网负荷数据,第二列对应用电量数据,第三列对应天气情况,依次类推;
其中电网负荷、用电量均为直接采集的数据,天气情况为气象部门给出的数据,用户信息为电网管理部门的基础数据,电网运行情况只有两种情况,正常运行时为“1”,不正常运行时为“0”;该列用于后续快速剔除污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0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网谐波畸变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内缩机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