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水粉砂地层中临近既有地铁运营线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50855.6 申请日: 2020-09-11
公开(公告)号: CN112031794B 公开(公告)日: 2023-01-20
发明(设计)人: 邓建林;李海波;刘阳;薛文静;赵星星;范润东;刘福生;马祥;刘晓波;施济青;孙天赦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海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21D9/06 分类号: E21D9/06;E21D11/00;E21D11/10;E21D9/14;C04B28/26;C04B111/70
代理公司: 苏州科仁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01 代理人: 郭杨
地址: 215131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粉 地层 临近 既有 地铁 运营 盾构 接收 施工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富水粉砂地层中临近既有地铁运营线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盾构接收前措施,采用三重管旋喷桩(7)配合三轴搅拌桩进行端头井(1)加固,所述三重管旋喷桩(7)设置于所述三轴搅拌桩与车站围护结构(4)之间空隙内,旋喷桩水泥掺量为34%-35%,在端头井(1)外设置降水井(6),在端头井(1)内设置钢套筒(5),所述端头井(1)内沿地表纵向向下依次分为加固一区(31)与加固二区(32)构成加固区域(3),所述加固二区(32)位于所述加固一区(31)的下方,所述加固一区(31)的深度尺寸为15.5m,水泥掺量为8%,无侧限抗压强度qu≥0.5MPa,所述加固二区(32)的深度尺寸为12.7m,水泥掺量为20%,无侧限抗压强度qu≥1.0Mpa,所述降水井(6)包括设置于加固区域(3)内的多个,加固二区(32)设置有两条隧道,每条隧道两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降水井(6),或者,所述降水井(6)包括设置于加固区域(3)内及加固区域(3)外的多个,加固二区(32)设置有两条隧道,每条隧道两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降水井(6),在整个加固区域(3)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降水井(6);

(2)施工中措施,在穿越既有地铁运营线(2)及接收施工中对既有运营线进行降速至25km/h-35km/h,盾构保持在20-25mm/min匀速掘进,掘进过程中壁后同步注浆,注浆量为5-5.5 m3,并对既有运营线自动化监测及地表进行人工监测;

(3)盾构接收进洞后措施,在盾构接收进洞后,对所述钢套筒(5)和洞门连接区域进行二次注浆快速封堵,在已成型的隧道内壁后二次注浆,并对既有地铁运营线(2)影响范围15-30m的盾构隧道内进行深孔注浆加固,完成盾构接收施工,盾构机推进至尾刷位于最后一环位置,在后10环范围内由下而上,由后向前进行所述二次注浆封堵洞门,并通过最后一环注浆孔开孔检查,观察注浆孔是否有漏水漏砂情况判断加固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粉砂地层中临近既有地铁运营线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5)长14300mm,内径7400mm,分5段由法兰连接而成的筒体,每段所述筒体由上下2块对接构成,每段筒体的外周焊接纵、环向筋板形成保证筒体刚度的网状构架,在洞门环板上烧焊连接有过渡连接板,洞门环板与过渡连接板全部密贴,过渡连接板满焊在洞门环板上,所述钢套筒(5)的法兰端与所述过渡连接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中间夹厚橡胶垫以保证密封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粉砂地层中临近既有地铁运营线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既有运营线进行降速45%,降速至30km/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粉砂地层中临近既有地铁运营线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既有地铁运营线(2)的监测,采用0.1mm的高精度的自动化监测方法,频率为15min/次;对地表的监测,盾构穿越期间,人工监测频率为2次/天,当沉降超出预警值1mm时,所述预警值为单日±3mm,上报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每日增加至测量3~4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粉砂地层中临近既有地铁运营线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穿越段的盾构隧道内进行深孔注浆加固中,采用钢花管深孔注浆,加固注浆过程中钢管采用Φ38钢管,利用原管片上二次注浆孔,跳孔注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粉砂地层中临近既有地铁运营线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中的浆液采用水泥浆与水玻璃浆组成的双液浆,水泥浆采用水灰比为1:1,水玻璃浆用水稀释1:3,水泥浆:水玻璃浆为1:1,注浆压力0.5~1Mp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海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海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08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