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背撑伞的伞柄联接构造以及背撑伞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0864.5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1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利龙 |
主分类号: | A45B11/02 | 分类号: | A45B11/02;A45B25/00;A45B25/02;A45B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撑伞 联接 构造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背撑伞的加工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背撑伞的伞柄联接构造,用于背撑伞,所述背撑伞包括伞盖、伞柄、固定装置以及伞柄调整装置,所述伞柄联接结构包括所述支撑装置以及伞柄调整装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被较为容易、便捷地背于人体的背部并被固定。结构简单,制造便捷,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撑伞的加工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背撑伞的伞柄联接构造以及背撑伞。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伞,具有轻便,撑收快捷灵活的特点,结构简单,价格适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伞大部分均为手持,使用不便捷。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不依赖于人体手持的背撑伞,但由于缺少手部的灵活性,加之其利用人体其它部分进行固定导致背撑伞的舒适性不佳,因此这种不依赖于人体手持的伞目前并未广泛使用。对于目前的背撑伞的舒适度问题,主要在于不使用手部支持的话,灵活性不足,在背撑伞晃动时,导致支撑背撑伞的人体部位始终将承受砰击,导致不适;背撑或免手撑伞未清晰认识到人体构造是共性规律和个性构造的结合体,在存在个体个性差异时不能灵活调整,可能导致伞与躯体朝向有歪斜错落,影响使用功能及价值的品质充分实现。。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背撑伞的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不依赖于人体手持的背撑伞在使用过程中舒适性不佳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背撑伞的伞柄联接构造以及背撑伞,具有更好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背撑伞的伞柄联接构造,用于背撑伞,所述背撑伞包括伞盖、伞柄或者称为伞杆、固定装置以及伞柄调整装置;其中,
伞柄的一端连接伞盖,另一端附近设置有伞柄调整装置;
固定装置和伞柄相连接用于将伞柄固定在人体的背部,包括对人体背部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以及对人体进行缠绕实现相对固定的连接带装置;
所述伞柄联接结构包括所述支撑装置以及伞柄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伞柄调整装置自所述支撑装置朝向远离人体背部的方向延伸;在所述伞柄调整装置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轨装置,所述伞柄上设置有和所述滑轨装置相互配合的滑块装置,所述伞柄调整装置还设置有和所述滑轨装置大致平行延伸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一端和所述滑块装置连接,另一端和所述伞柄调整装置相连接并可以用于调节所述滑块装置相对于所述滑轨装置的位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装置以及第二支撑装置;
所述第一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伞柄调整装置的朝向人体背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伞柄上,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方以及所述连接带装置和所述伞柄的连接位置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的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伞柄调整装置的远离人体背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连接带装置的一端和所述伞柄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伞柄调整装置附近。
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伞柄联接结构的背撑伞,所述伞盖的朝向人体前方的部分大于朝向人体后方的部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伞柄上设置有至少2个的聚轴装置;不同的聚轴装置对应于不同长度的伞骨;所述伞骨用于支撑伞盖;不同长度的伞骨的一端设置于伞盖上,另一端和所对应的聚轴装置相连接;所述聚轴装置和伞柄相套接并可以沿着所述伞柄往复移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仅采用一个聚轴装置,但是不同长度的伞骨则需要连接在伞盖的不同的位置,保证伞盖可以顺利收拢。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聚轴装置为一圆盘。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利龙,未经罗利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0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