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模拟多相流进风环境的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1720.1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7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苗龙;王义春;李森;丁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多相 流进 环境 散热器 性能 风洞 试验装置 | ||
1.一种可模拟多相流进风环境的散热器性能风洞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砂尘发生装置,淋雨发生装置,上游段,散热器,热侧循环系统,下游段,分离回收段,引风机,测量控制器;其中:
所述砂尘发生装置与所述淋雨发生装置均设置于所述上游段上方,且所述淋雨发生装置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砂尘发生装置;
所述上游段,所述散热器,所述下游段,所述分离回收段,所述引风机顺次布置连接;
所述热侧循环系统与所述散热器的热侧进、出口连接;
所述测量控制器与所述砂尘发生装置、所述淋雨发生装置、所述上游段、所述热侧循环系统、所述下游段、所述分离回收段和所述引风机均通过信号线连接;
所述砂尘发生装置包括储砂箱、第一电加热棒、搅拌棒、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电控开关、电控流量阀、给料机和脉动送风机,其中所述第一电加热棒、所述搅拌棒、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砂箱内,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测量控制器测量连接,所述第一电加热棒的供电回路串接有所述第一电控开关,所述第一电控开关与所述测量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储砂箱的出口与所述电控流量阀连接,所述电控流量阀与所述测量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给料机设置于所述电控流量阀的下方,所述给料机与所述测量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脉动送风机设置于所述给料机出料口的下方;
所述储砂箱用于承接和存储砂粒;
所述第一电加热棒用于输出热流以提升砂粒的温度;
所述搅拌棒用于对所述储砂箱内的砂粒进行搅拌掺混,使砂粒均匀受热;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储砂箱内砂粒的温度;
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加热棒输出热流的通断,进而控制砂粒温度;
所述电控流量阀用于控制通过其阀芯的砂粒的质量流量,进而控制砂尘浓度;
所述给料机用于将砂粒摊铺均匀,同时实现砂粒的进给输送;
所述脉动送风机用于吹散砂粒形成砂尘送风环境,脉动的风速保证了砂粒在三维空间均匀分布;
所述淋雨发生装置包括造雨箱、液位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溢流管、电控马达、牵引线、溢流箱、回水管、给水管、给水泵、储水箱、第二电加热棒、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二电控开关、补水管、排气阀,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造雨箱内,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测量控制器测量连接,所述溢流管的进口与所述造雨箱连接,所述溢流管的出口与所述牵引线的一端固连,所述电控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固连,所述电控马达与所述测量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溢流箱设置于所述溢流管出口的下方,所述溢流箱与所述储水箱通过所述回水管连接,所述溢流箱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储水箱,所述造雨箱与所述储水箱通过串接有所述给水泵的所述给水管连接,所述第二电加热棒、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水箱内,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测量控制器测量连接,所述第二电加热棒的供电回路串接有所述第二电控开关,所述第二电控开关与所述测量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储水箱上部设置有所述补水管和所述排气阀;
所述造雨箱用于产生并滴落2mm~5mm当量直径的雨滴;
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造雨箱内的水位;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造雨箱内的水温;
所述溢流管用于限制所述造雨箱内溢流水位高度,进而控制淋雨量;
所述电控马达通过正反转以带动所述牵引线收放实现所述溢流管出口高度的变化;
所述牵引线用于传递所述电控马达提供的拉力;
所述溢流箱用于承接从所述溢流管出口排出的溢流水;
所述回水管用于引导所述溢流箱内的水传输至所述储水箱内;
所述给水管用于引导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传输至所述造雨箱内;
所述给水泵用于提供驱动所述给水管内水传输所需的压头;
所述储水箱用于承接和存储用于产生雨滴的水;
所述第二电加热棒用于输出热流以提升水温;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储水箱内的水温;
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加热棒输出热流的通断,进而控制雨滴温度;
所述补水管用于向所述储水箱补充试验所消耗的水;
所述排气阀用于释放所述储水箱内过高的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17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