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缺血性卒中辅助诊断相关的血清miRNA标志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1894.8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向梓非;袁琼;胡霞敏;于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N15/11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盐城高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9 | 代理人: | 张云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血性 辅助 诊断 相关 血清 mirna 标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基因工程及心脑血管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与缺血性卒中辅助诊断相关的血清miRNA标志物及其应用,该标志物为miR‑1247‑3p,标志物miR‑1247‑3p在辅助诊断缺血性卒中应用,标志物miR‑1247‑3p在制备缺血性卒中辅助诊断试剂盒或制备治疗缺血性卒中药物中应用,试剂盒中含有血清miRNA中miR‑1247‑3p的miRNA的引物,血清miRNA作为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具有稳定性好、微创、易获取、灵敏性和特异性高的特点。这类分子标志物的开发利用将为包括心脑血管在内的各种疾病的诊断以及进一步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本发明更有针对性的得出具有临床诊断潜能的缺血性卒中miRNA标记物。本发明证实了miRNA作为诊断缺血性卒中的无创标记物的可靠性以及可重复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及心脑血管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与缺血性卒中辅助诊断相关的血清miRNA标志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卒中也叫中风,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卒中为缺血性卒中。由于脑卒中损伤的病理过程较多,缺血后损伤过程的发展迅速,治疗时间窗短,脑损伤中信号通路之间相互作用复杂,导致了临床上有效诊断治疗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临床常用卒中诊断标准为D-二聚体(D-D),缺乏一定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目前认为确定有效的生物靶点将有利于卒中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已被发现或研究。因此,发现新的能够早期诊断缺血性卒中的标记物可以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微小RNA(miRNAs)是一类长度在22个左右的核苷酸的小非编码RNA分子,其通过转录后调控广泛参与了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包括神经细胞凋亡、肿瘤的发生、侵袭及转移等。研究发现,miRNA在脑缺血损伤中的异常表达,为其能够作为一种新兴的卒中标志物奠定了基础。2008年,Mitchell在外周血中检测到游离的miRNA,发现其能够稳定存在于外周血中,并且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标志物。国内外研究表明miRNA通过Bax/Bcl-2-caspase3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提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过程中miRNA可能会成为治疗的潜在靶点。还有研究表明,miRNA通过靶向Mcl-1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期间的神经细胞凋亡。另有课题组研究发现miRNA-1247-3p靶向caspase-2介导脑神经元的凋亡,对缺血性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
但由于研究方法和纳入人群的差异,导致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因此基于qRT-PCR的绝对定量法,通过对大样本的卒中血清的研究,并对这些miRNA在缺血性卒中外周血清中的表达进行验证,以进一步明确其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若根据这类miRNA设计针对缺血性卒中的诊断试剂盒,将会推动我国缺血性卒中的诊治水平,也为将来对缺血性卒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缺血性卒中辅助诊断相关的血清miRNA标志物及其应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血清miRNA标志物及其引物在制备缺血性卒中辅助诊断试剂盒以及在制备治疗缺血性卒中的药物中的应用;
再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缺血性卒中辅助诊断和治疗的试剂盒及药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与缺血性卒中辅助诊断相关的血清miRNA标志物,该标志物为miR-1247-3p,该标志物的特定碱基序列(CCCCGGGAACGUCGAGACUGGAGC)。
一种与缺血性卒中辅助诊断相关的血清miRNA标志物的应用,标志物miR-1247-3p在辅助诊断缺血性卒中应用。
优选的,标志物miR-1247-3p在制备缺血性卒中辅助诊断试剂盒或制备治疗缺血性卒中药物中应用。
一种与缺血性卒中辅助诊断相关的血清miRNA标志物的引物,该引物为miR-1247-3p的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1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夹紧板材的箱包加工用切割平台
- 下一篇:一种乙烯基氮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