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2134.9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2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利;刘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587;H01M4/62;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付兴奇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内腔且注入有电解液;
电芯,容纳于所述内腔,所述电芯具有叠层布置的负极片、隔膜以及正极片;
其中,所述负极片由负极集流体、附着于负极集流体的负极浆料构成,所述负极浆料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导电剂以及负极粘结剂,且负极活性物质为第一单质碳材料,所述负极粘结剂为离子型粘结材料;
其中,所述正极片由正极集流体、附着于正极集流体的正极浆料构成,所述正极浆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以及正极粘结剂,且所述正极导电剂为与所述第一单质碳材料相异的第二单质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包括下述之一项或任意多项的限定:
(i)、第一单质碳材料包括单颗粒人造石墨、单颗粒炭包覆人造石墨、二次造粒人造石墨、二次造粒碳包覆人造石墨、软炭、硬炭和中间相炭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ii)、所述离子型粘结材料包括羧甲基纤维素纳和离子型丁苯橡胶;
(iii)、所述离子型粘结材料包括羧甲基纤维素纳和离子型丁苯橡胶,且羧甲基纤维素钠与离子型丁苯橡胶的质量比为2:1至1:2;
(iv)、以负极浆料总质量计,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含量为90%~97%,所述负极导电剂的质量含量为1%~5%,所述负极粘结剂的质量含量为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下述之一项或任意多项的限定:
(a)、所述第二单质碳材料包括石墨烯、碳黑、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b)、所述正极导电剂为第二单质碳材料和/或碳硅材料;
(c)、所述正极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
(d)、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钴酸锂、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聚偏四氟乙烯膜或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基膜和涂覆在基膜表面的陶瓷层;
可选地,所述基膜包括聚乙烯基膜、聚丙烯基膜、涂陶瓷隔膜、单面涂胶隔膜、双面涂胶隔膜、涂陶瓷单面涂胶隔膜或涂陶瓷双面涂胶隔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包括溶剂和分散在溶剂中的电解质;
其中的电解质包括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二氟磷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溶剂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甲基乙基酯以及碳酸二乙酯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以电解液的总质量计,电解质的含量为10%至20%;
可选地,溶剂的组分构成为10wt%至25wt%的碳酸乙烯酯、2wt%至10wt%的碳酸丙烯酯、25wt%至50wt%的碳酸甲基乙基酯和5wt%至20wt%的碳酸二乙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在200Wh/kg以上,且充放电倍率能够达到6C以上;
或者,所述锂离子电池在6C倍率的充电过程中恒流比达到83%,且温升小于30℃;
或者,所述锂离子电池在60℃条件、100%荷电状态下放置7天后的容量保持率达到90%、容量恢复率为95%;
或者,所述锂离子电池以6C至10C的倍率充放循环1400周之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95%以上,且每个充放电周期中,充电过程终止于80%的荷电状态、放电过程终止于10%的荷电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为铝箔,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和所述负极集流体均焊接有极耳,且极耳的宽厚比为40至500;
可选地,所述正极集流体厚度为8至20微米,所述负极集流体厚度为6至2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21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