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莳药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2333.X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5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明;林飞荣;刘也楠;何贤彪;徐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C21/00;A01B79/02;A01C1/08;A01G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薛红凡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莳药(也称山药)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莳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抗病性强的种薯切分成种薯块,在育苗畦上排种种薯块进行育苗,育苗时用大棚、小竹棚或地膜中的一种或两种加盖物进行覆盖,育苗结束后将莳药苗移栽至土壤的移栽孔中,移栽后7~10d,施加氮肥,待莳药苗长20~30cm时,搭弓形架引茎蔓上架,移栽后45~60d施加硫酸钾型复合肥,移栽后90~100d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莳药的产量,还可以提升莳药的商品性,增加莳药的经济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莳药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一般指薯蓣(学名:Dioscorea oppositifolia L.),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缠绕草质藤本。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多地。适应能力强,可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块茎富含淀粉,可供蔬食,入药能补脾胃亏损,治气虚衰弱、消化不良、遗精、遗尿及无名肿毒等。
台州莳药是山药的一个地方种,优质的台州莳药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不仅在台州境内,而且在杭州、上海的农博会上,即使每公斤12元(农博会上最高售价是16元/公斤),也受到欢迎。近年来,台州莳药向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方向发展。但是台州莳药的产量和品质还受限于传统莳药的栽培技术,因此寻求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莳药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已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莳药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莳药的产量,还可以提升莳药的商品性,增加莳药的经济收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莳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抗病性强的种薯切分成种薯块,在育苗畦上排种种薯块进行育苗,育苗时用大棚、小竹棚或地膜中的一种或两种加盖物进行覆盖,育苗结束后将莳药苗移栽至土壤的移栽孔中,移栽后7~10d,施加氮肥,待莳药苗长20~30cm时,搭弓形架引茎蔓上架,移栽后45~60d施加硫酸钾型复合肥,移栽后90~100d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优选的,所述育苗的时间为3月下旬~4月上旬且日平均温度稳定≥10℃的时间。
优选的,所述育苗前,将地块翻耕后整平作畦;所述畦的宽度为1.2m,所述畦与畦之间的畦距为0.4m;所述畦上开有育苗沟,所述育苗沟的深度为0.06~0.1m,所述育苗沟的沟距为0.2~0.3m。
优选的,育苗期间,当气温低于15℃时,加盖大棚、小竹棚或地膜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种薯块至少一面有表皮;所述种薯块的粒径为3~5cm。
优选的,所述种薯块在排种前进行消毒处理;所述消毒处理包括将种薯块置于多菌灵稀释液中浸泡2~3min。
优选的,所述栽培方法还包括在移栽前开施肥沟,在施肥沟内施基肥,培土作垄;所述基肥包括腐熟栏肥1500~2000kg/667m2和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30~50kg/667m2。
优选的,所述培土作垄包括筑垄高为30~50cm的垄,垄沟的宽为15~20cm。
优选的,所述移栽孔的位置在垄上;在垄上进行打孔的方法包括:打30~40cm深的移栽孔,然后在移栽孔中填入易腐填充物至离孔上方5~8cm,再在易腐填充物上放入2~3cm厚的泥土。
优选的,所述移栽后45~60d施加的硫酸钾型复合肥的用量为30~40kg/667m2,移栽后90~100d施加的硫酸钾型复合肥的用量为20~30kg/667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未经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23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