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口径钢管内防腐涂装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2360.7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6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吕美涛;耿永松;郝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7/08 | 分类号: | B05C7/08;B05C13/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口径 钢管 防腐 辅助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口径钢管内防腐涂装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直径小于600毫米的钢管防腐涂装困难,而且现有设备成本高、通用性较差、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转轴和支架,支架的中间开有通孔,转轴穿过通孔,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伸缩连杆,伸缩连杆远离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滚筒毛刷,滚筒毛刷的转动轴平行于钢管,滚筒毛刷的内部设有涂料储存腔;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支撑杆;本发明便于直径小于600毫米的钢管防腐涂装,成本低、对不同直径钢管通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口径钢管内防腐涂装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作为水厂厂区内管道工程主要材料之一被广泛使用,钢管的直径有限,对于直径小于600毫米的管道,工人无法正常进入管道内进行内防腐涂装作业,因此建设施工过程中对这类小口径钢管,因无法做内防腐而不采取内防腐措施,这样会导致钢管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的情况。
目前,市面上也有可以用于小口径钢管内防腐涂装的设备,例如公开号为CN88105883A,名称为输卤钢管内涂环氧胶泥装置及方法的发明专利中就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直径小于1米的钢管内涂防腐问题的装置;再例如公开号为CN2915285Y,名称为钢管内防腐喷涂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中也公开了一种可以用于内径43~160mm石油钢管的防腐喷涂的设备,但是这些设备不仅置办和维护成本高,而且使用不方便、不便于携带和运输,对不同直径钢管通用性较差,在用于管径差异较大的钢管时,可能还需更换适配的配件,因此,急需一种小口径钢管内防腐涂装辅助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口径钢管内防腐涂装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直径小于600毫米的钢管防腐涂装困难,而且现有设备成本高、对不同直径钢管通用性较差、使用不方便、不便于携带和运输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口径钢管内防腐涂装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转轴和支架,支架的中间开有通孔,转轴穿过通孔,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伸缩连杆,伸缩连杆远离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滚筒毛刷,滚筒毛刷的转动轴平行于钢管,滚筒毛刷的内部设有涂料储存腔;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支撑杆。
可选的,手柄为L形,一边与转轴垂直,另一边朝远离转轴的一端延伸且与转轴平行;伸缩支撑杆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支架,伸缩支撑杆远离支架的一端用于与钢管接触处设有防滑层。
可选的,伸缩支撑杆远离支架的一端装有钢管夹具,钢管夹具包括夹块一、夹块二、螺杆和螺栓,其中夹块一与伸缩支撑杆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夹块一,夹块二接近手柄的一端设有通孔,另一端设有螺孔,螺孔内安装有用于夹紧钢管的螺栓,螺杆垂直穿过通孔并与夹块一固定连接,夹块二可沿螺杆滑动;防滑层设有两处,分别固设在夹块一和夹块二的一面且防滑层位于夹块一和夹块二之间。
可选的,夹块一与伸缩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滑轨一和滑轨二,其中滑轨一与伸缩支撑杆滑动连接,滑轨二与夹块一滑动连接,滑轨一卡接在滑轨二的内侧且两侧与其滑动连接;滑轨一接近手柄的一端固设有端头一,另一端固设有挡块一,用于将伸缩支撑杆限位在端头一与挡块一之间;滑轨二远离手柄的一端固设有端头二,另一端固设有挡块二,用于将夹块一限位在端头二与挡块二之间;滑轨一接近手柄的一端位于滑轨二接近手柄的一端内侧且二者均封闭,滑轨二远离手柄的一端固设有挡片,挡片位于滑轨一和滑轨二两侧的滑动连接处之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口径钢管内防腐涂装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节伸缩连杆的长度,令转轴到滚筒毛刷转轴的垂直间距与滚筒毛刷半径之和等于待涂装的钢管内部半径;
步骤二、在涂料储存腔中添加涂料;
步骤三、把滚筒毛刷所在端伸入钢管中,令支架位于管口处,调节两端的伸缩支撑杆,令支架牢牢卡在钢管管口且与钢管内壁垂直,转轴与钢管的中心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2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