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天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2434.7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8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阳;王保明;田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凌俐;四川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5/00;H01Q23/00;H01Q1/22;G01R2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邹广春;杨争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载波 辐射 探测 天线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电磁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天线系统,包括屏蔽盒,屏蔽盒内设置有PCB电路基板以及固定在PCB电路基板上的磁棒天线,屏蔽盒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屏蔽了来自外界的干扰信号,磁棒天线接收电力线的电力载波辐射信号,并通过PCB电路单元上的电信号放大组件放大和干扰波过滤组件过滤掉干扰辐射。通过本发明的电力载波辐射探测天线系统,可以高效、快速对电力载波空间辐射信号进行高信噪比探测;具有低损耗、强抗干扰、高增益、超宽带、小型化与模块化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波与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载波是电力系统中特有的方式,电力载波的实现是通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当电力载波连接终端设备时,会产生电磁信号并经过电力线传输,而此电磁信号会通过电力线向空间辐射。通过对此辐射信号进行检测,可以评估电力线的连通状态及物理分布。
电力载波通过电线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较微弱,加上外界电磁信号干扰,直接对电力载波产生的辐射进行检测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同时也很难在运行中的电力线上直接接入探测装置,导致对电力载波的辐射情况的探测误差大,不容易准确评估电力载波的辐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天线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力载波辐射探测天线系统,包括探测组件和屏蔽盒,所述探测组件工作状态下可感应电力载波辐射向空间的电力载波频段,所述屏蔽盒可屏蔽空间任意方向辐射向屏蔽盒内部的电磁波,所述探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屏蔽盒内,所述探测组件包括磁棒天线;
所述屏蔽盒上端开口设置,屏蔽盒底部固定在柔性盖板上,所述柔性盖板一端设有卡口,柔性盖板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口配合的多段卡头,所述柔性盖板可将屏蔽盒上端开口包裹封闭并通过卡口和卡头配合锁紧。
优选的,所述屏蔽盒两个相对侧的顶边开设有线槽,待探测电力线可被放置在所述线槽内,放置于线槽的待探测电力线与磁棒天线的轴向形成正交关系。
优选的,所述探测天线系统包括PCB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设置有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探测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电信号放大组件和干扰波过滤组件,所述电信号放大组件用于将所述探测组件接收的信号强度放大;所述干扰波过滤组件用于将所述探测组件探测到的干扰辐射过滤。
优选的,所述干扰波过滤组件为负载,所述负载为感性、阻性或容性,所述负载为特性阻抗在5Ω至500Ω之间。
优选的,所述探测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PCB电路基板表面,PCB电路基板与所述屏蔽盒固定连接,所述探测组件被封装于屏蔽盒内。
优选的,所述PCB电路基板上除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PCB线路覆盖区域,无导体覆盖。
优选的,所述PCB电路基板上除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PCB线路覆盖区域,其余区域被规则刻蚀形成第一图案,所述第一图案与空间电力载波频段电磁波作用下,呈现为电磁超材料结构。
优选的,所述PCB电路单元表面设置有第一立体微结构,所述第一立体微结构与空间电力载波频段电磁波作用下,呈现为电磁超材料结构。
优选的,所述磁棒天线由磁芯棒体和绕线组成,所述绕线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绕制成双绞线,绕线缠绕于所述磁芯棒体外按照一个方向进行绕制形成线圈;
所述双绞线的两头分开成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连接所述PCB电路基板上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连接所述PCB电路基板上信号处理单元的干扰波过滤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凌俐;四川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周凌俐;四川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2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