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3354.3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9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孙立波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组件 具有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显示屏组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视窗区和设在所述视窗区外周的非视窗区;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盖板层叠设置;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触摸屏层叠设置,所述显示屏设在所述触摸屏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设在所述盖板和所述显示屏之间且与所述非视窗区相对。根据本发明的显示屏组件,通过将天线结构设在显示屏和盖板之间且与非视窗区相对,不仅可以实现屏上天线的效果,还可以保证显示屏组件的外观效果,同时避免在视窗区形成摩尔纹等现象以及透过率下降的问题,保证显示屏组件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屏上天线主要是使用网格金属制作透明天线,但是该种天线 会形成摩尔纹以及增加屏幕厚度的问题,并且天线为网格状信号辐射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 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可以实现屏上天线的效果,同时可以提高显示屏组件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显示屏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视窗区和设在所述视窗区外周的非视窗区;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盖板层叠设置;显示屏,所述显示屏 与所述触摸屏层叠设置,所述显示屏设在所述触摸屏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天线结构, 所述天线结构设在所述盖板和所述显示屏之间且与所述非视窗区相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通过将天线结构设在显示屏和盖板之间且与非视 窗区相对,不仅可以实现屏上天线的效果,还可以保证显示屏组件的外观效果,同时避免在视窗区形成摩尔纹等现象以及透过率下降的问题,保证显示屏组件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触摸屏在所述触摸屏的厚度方向上包括:基材;触摸金属层,所述触摸金属层为两层且分别设在所述基材厚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触摸金属 层与所述视窗区相对,所述天线结构包括天线层,所述天线层设在所述基材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层包括第一天线层和第二天线层,所述第一天 线层设在所述基材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天线层设在所述基材的朝向所述显 示屏的一侧,所述第一天线层和所述第二天线层电连接,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天线地层,所述天线地层设在所述显示屏的朝向所述触摸屏的一侧,所述第一天线层和所述第 二天线层与所述天线地层连接至同一电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屏层 叠设置且位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天线层和所述第二天线层与 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之间具有第一透明膜层结构, 所述第二天线层和所述天线地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透明膜层结构的两侧,所述第一透明 膜层结构的厚度为1-500μ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层设在所述基材的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 天线结构还包括天线地层,所述天线地层设在所述基材的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天线层和所述天线地层连接至同一电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的厚度为20-500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触摸屏通过In-cell工艺一体地设在所述显示屏上, 所述天线结构设在所述触摸屏和所述盖板之间且包括:膜材;天线层,所述天线层设在所述膜材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3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面漂浮目标自主巡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爬行软体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