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控温系统及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3361.3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滨;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逻人工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43;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557;H01M10/6563;H01M10/6567;H01M10/6568;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系统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控温系统及充电系统,该调温系统包括流体供给装置、电池换热装置,流体供给装置用于驱动流体流经电池换热装置,电池换热装置用于通过流经流体调节电池温度;电池换热装置包括:设于电池中若干电芯之间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流体出入口设有流体接口,流体接口用于与流体供给装置连接。本发明通过流体热量交换的方式实现了电池的温度调控,其中,各种不同的流体通道结构,充分增大了与电池电芯的热量交换面积,提高了电池的温度调节效率,即插即通、即拔即断的流体接口大大提高了连接操作的便捷性,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控温系统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是移动设备普遍使用的电源,随着各种电动车辆、无人机及机器人设备的快速涌现,电池的大电流工作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电池的放电电流越大,意味着机器设备能够以更大的功率运行,完成任务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而增大充电电流则可以减少电池或移动设备因固定充电而损失的移动工作时间,能直接提高使用率。
然而,电池的放电、充电过程所依赖的化学反应会释放或吸收热量,且反应过程自身对温度也十分敏感。通常温度过低会限制电池的放电电流和输出容量、降低充电效率,对使用寿命也有影响。而另一方面,电池在充电、放电过程中都会因电流在内阻上产生压降而释放热量,大倍率(电流大、时间短)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的发热尤其明显,会高于或远高于电池内部可能存在的化学反应吸热,造成电池温度升高,严重的会破坏电池内部结构,造成短路、气体释放、电解液损失等,影响电池的容量、寿命,造成电池故障、损坏,甚至因发热失控引起燃烧、爆炸等安全问题。
对于移动设备而言,例如无人机,由于无人机耗电快耗电量大,故而无论是在飞行状态下,还是在充电状态下,电池的温度安全更加尤为重要,电池快速充放电的散热问题成为了无人机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近些年来,无人机更加小型化轻量化,所以,还应尽可能地减少固定附着在电池或移动设备上的导热结构的重量和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移动设备电池充放电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池控温系统及充电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池控温系统,包括:
流体供给装置、电池换热装置,流体供给装置用于驱动流体流经电池换热装置,控温装置用于调节流经流体的温度,电池换热装置用于通过流经流体调节电池温度;
电池换热装置包括:设于电池中若干电芯之间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流体出入口设有流体接口,流体接口用于与流体供给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电芯的排列方向和/或长度方向,流体通道呈S型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芯呈圆柱状排列,流体通道为流体导管,沿电芯的长度方向,流体导管依次穿过相邻电芯之间的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芯呈块状或排状排列,流体通道为导热扁管,沿电芯的排列方向,导热扁管依次绕电芯设置且导热扁管的扁平侧紧贴电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芯之间设有散热片,散热片沿电芯的长度方向和/或排列方向形成流体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换热装置还包括:与电芯的表面形状或排列形状匹配的若干导热板,流体通道设于导热板内,导热板设于电芯之间,导热板之间的流体通道串联或并联或独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流体通道与电芯之间设有用于降低热阻的导热介质,导热介质包括导热胶、硅脂、硅胶垫片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温装置,流体供给装置还用于驱动流体流经控温装置,控温装置用于调节流经流体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逻人工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星逻人工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33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