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楼与蚯蚓复合种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3535.6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宇;王彩云;柳敏;查钦;王永;成忠均;周茂嫦;徐庆祝;李恒谦;阮培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节市中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B79/02;A01K67/033;A01N53/08;A01N57/14;A01N57/20;A01N47/18;A01P7/04;A01P1/00;A01P3/00;C05G3/60;C05G3/80;C05F17/80;C05F17/2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5517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楼 蚯蚓 复合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与药用动物复合种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楼与蚯蚓复合种养殖方法,本发明施用腐熟牛粪和杀菌土起高垄种植重楼,并投放种蚓,充分发挥蚯蚓对土壤改良作用,增加土壤透气性和肥力,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重楼与蚯蚓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的同步提高,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便捷、高产高效率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材与动物复合种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楼与蚯蚓复合种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重楼是百合科重楼属植物的统称,别名灯台七、王孙、蚤休、七叶一枝花等。全世界有24种,在我国有19中,其中有10个变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神农本草经》与《本草纲目》均对其药用情况有较详细的记载,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抽搐惊风、咽喉肿痛、跌扑伤痛、毒蛇咬伤等疾病。
目前,重楼主要采用净地搭遮阴网种植或林下仿野生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栽培年限长,一般8-10年;二是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若土壤含水量过低,易造成茎叶失水,根系干枯而死,若过高则易发生病虫害和根茎腐烂;现有技术研究中发现适宜重楼生长的土壤类型主要有强淋溶土、高活性强酸土、人为土、始成土、铁铝土、淋溶土;三是重楼喜阴,对荫蔽度和额温度要求极高,据统计重楼适宜生长温度为16~26℃,18~26℃有利于种子萌发、根系生长发育,20℃利于出苗,16~26℃有利于地上植株生长,14~20℃适宜根茎生长;四是单独栽培重楼产量低,并且由于重楼生长发育极其缓慢,在种植过程中,为增加药材产量,经常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生长调节剂等,不仅破坏了原有耕层土壤的生态平衡系统,也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蚯蚓又名地龙,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世界上有蚯蚓3000余种,我国亦有200多种,全国广泛分布的有环毛蚓、爱胜蚓、异唇蚓、杜拉蚓等品种。蚯蚓营养丰富,繁殖迅速,食性杂,人工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蚯蚓可作为珍贵药物治疗多种疾病,还可以用作高蛋白食品和饲料。蚯蚓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分泌和掘穴等活动对土壤过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作贡献,是对多个决定土壤肥力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之一,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但因为蚯蚓靠体表的背孔与外界相连而呼吸,所以对环境温湿度和通风情况有较高要求,若环境湿度过大蚯蚓则无法呼吸,易引起其死亡。
目前,单独针对重楼种植或蚯蚓养殖的研究已较多,但采用植物与动物相结合的生态种养殖方法符合绿色种植的理念。如申请号201911130631.4,发明名称:稻鳝共作结合垄养蚯蚓的种养耦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方法,该方法所述利用餐余垃圾、稻草秸秆和畜禽粪便按比例混合,腐熟后用来养殖蚯蚓。又如申请号201010170789.7,发明名称:一种种养结合的农田泥鳅低碳化养殖方法,该方法为在农田中开沟起垄,在垄间沟内按照每亩20000-50000尾的数量投放鳅种养殖泥鳅;在垄台上按照100-350kg/亩的数量投放蚯蚓。但由于重楼、蚯蚓对湿度要求不同,在文献《重楼栽培技术》(张婉莹于2015年发表)中明确指出空气湿度在75%以上的地区均可以种植重楼,在文献《不同温湿度条件对蚯蚓生长的影响》(高文等于2018年发表)中明确指出“不同温湿度条件对蚯蚓生长的影响……湿度上升到70%时,蚯蚓产茧数减少、生长量持平,表明此湿度也不适合蚯蚓的养殖”,因此,将重楼与蚯蚓进行复合种养殖并非易事,这导致了对重楼与蚯蚓复合高产种养殖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重楼与蚯蚓复合种养殖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重楼与蚯蚓复合种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肥沃、透气性较好的土地除草后,施杀菌土和腐熟牛粪,用旋耕机反复旋耕5次以上后起高垄,搭棚遮荫;
(2)于每年12至次年2月份之前将3年生重楼种苗按照株行距30cm×30cm种植到垄上,于垄上投放1月龄幼蚓后覆盖松针,待幼蚓生长为成蚓后采收,到第三年重楼可采收时,蚯蚓已可反复采收5-6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节市中药研究所,未经毕节市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3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决轨道车辆轮对轮柄台阶修复用的自动喷涂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池储能包